葛医生是顺德爱尔眼科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作为一名从业近十年的医学硕士,一直以来用自己的专业耐心解答每位患者的疑惑。然而,他自己也是一名近视患者,当他戴着眼镜为患者看诊时,却常常被质疑:“为什么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在参与了多台眼科手术后,葛医生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接受全飞秒激光手术,摘掉多年的眼镜。
医者的选择:全飞秒激光手术
“其实作为眼科医生,我对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再清楚不过了。”葛医生回忆道,“但自己真正要自己做手术时,那种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葛医生跟我们分享,他在高考后决定学医,并且在眼科上持续深造。在医学院的岁月里,厚厚的教材和夜以继日的临床实践,让他也成了近视的“受害者”。近视给他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门诊里无数次感受到患者投来的迟疑目光——他们先看一眼我年轻的脸,再瞥一眼我鼻梁上的眼镜,‘医生,你为什么不做近视手术?’”葛医生苦笑道。部分患者会对戴着眼镜的医生产生微妙的不信任感,患者的质疑让他意识到,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用专业知识说服他们,也需要用亲身经历打破偏见。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葛医生选择了全飞秒手术。“因为我干眼症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全飞秒的微创特性更适合我。”他解释道,“2mm的微小切口对角膜神经损伤小,术后干眼症状会明显减轻。”不仅如此,葛医生表示,自己对全飞秒比较了解,是一种比较安全舒适的手术方式,恢复比较快,在术后很快就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手术当天,这位平日里沉稳冷静的医生难得地显露出紧张。他躺在手术台上,耳边传来熟悉的设备运转声。“躺上手术台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患者的心情。”葛医生笑着说。激光启动的瞬间,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20秒后,当主刀医生说出“手术完成”时,葛医生眨了眨眼睛:“这么快?我还没来得及紧张呢!”
术后第二天复查时,葛医生的视力就恢复到了1.0。他向科室同事打趣:“就该早点做这个近视手术,白当了这么多年‘四眼大叔’,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买一副墨镜装装酷了。”
如今,葛医生的病例成为门诊的“活教材”。每当患者犹豫时,他就会指指自己:“看,眼科医生都敢做,你还担心什么?”这道藏在口罩后的微笑,或许就是最好的医患沟通。
为什么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
“其实不是所有眼科医生都适合做近视手术。”葛医生特别强调,每个人的眼部条件不同,关键是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他建议有摘镜意愿但有所顾虑的人可以先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从医者到患者的身份转换,让葛医生对近视手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和患者沟通时,我能更真切地体会他们的担忧和期待。”这种独特的双重经历,使他在工作中更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也让他对屈光手术事业更加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