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绍兴市越城区科技局牵头,联合区农水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浙江洋甘菊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的“洋甘菊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越城举行。会议聚焦洋甘菊在生物医药、健康食品、高端化妆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围绕产业链延伸、技术攻关及政策扶持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洋甘菊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多方协同,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
座谈会上,浙洋制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详细汇报了其在洋甘菊产业化领域的突破,依托科技创新,成功开发出以洋甘菊为核心原料的“醒乐”,“清幽宁”,“鼻优宁”等健康产品,上市六个月订单突破20万盒,市场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的合作,重点攻关洋甘菊活性成分提取技术。
中国科学院白教授指出,洋甘菊富含黄酮类、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重药理活性,在医药及大健康领域潜力巨大。当前,国内洋甘菊产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需加强产学研协同,推动从原料种植到高端产品的全链条升级。
政策赋能,打造产业集群示范
区科技局详细解读了人才和科研相关政策。区农水局在会上解读了《越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明确可以将洋甘菊产业纳入“3+X”特色农业体系,通过土地流转补贴、科技研发奖励等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数字化科研加工中心。
据了解,浙洋制药已在黑龙江、辽宁,新疆等地布局洋甘菊种植基地,为产业化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
展望未来,锚定国际化发展路径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洋甘菊产业需把握健康消费升级趋势,以科技为驱动,构建“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生态。下一步,浙洋制药将搭建洋甘菊产业联盟,整合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资源,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培育国际品牌。同时,探索“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拓展功能性食品、天然护肤品等细分市场,力争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20亿元。
此次座谈会为洋甘菊产业迈入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