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人才是党的事业的中流砥柱,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党的建设质量与水平,深刻影响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强化党建人才培养,对于筑牢党的事业发展基石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强化党建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建人才队伍。党建人才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对党忠诚,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党建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涵盖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样至关重要,廉洁奉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党建人才应有的品质,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拓宽培养渠道是关键所在。党校、干部学院等教育培训主阵地应充分发挥作用,依据党建工作实际需求和党建人才的不同层次,精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课程设置上,涵盖党的理论、党建实务、党性修养等多个方面,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培训效果。某党校每年定期举办多期党建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授课,为各级党组织培养了大量优秀党建人才。此外,实践锻炼也是培养党建人才的重要途径。选派党建人才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重点项目等岗位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复杂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某地区组织开展“年轻党建人才下基层”活动,选派年轻党建工作者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挂职,参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这些年轻干部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党建工作骨干力量。同时,开展党建工作交流活动、举办党建业务竞赛等,为党建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完善培养机制是确保党建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选拔机制方面,严格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人才进入党建人才队伍,同时注重优化队伍结构,吸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工作经历的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对在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显著成绩的党建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某单位设立“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每年对在党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党建人才的工作热情。考核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加强对党建人才培养过程的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培养质量。通过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党建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建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党建人才培养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建人才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筑牢党的事业发展基石,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