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上海)一份集成业内权威专家见解的最新报告指出,亚太地区正迎来精准医学时代,一场突破性创新疗法的变革浪潮将重塑治疗方案、吸引资本涌入,并为患者带来福祉。中国有望从这股创新浪潮中显著受益,这些创新疗法为攻克并潜在治愈目前的“不治之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今日发布的《迎接治愈的曙光》白皮书深入分析了亚太地区精准医学的市场接纳程度。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传统的“千人一方”标准化处方正逐渐被个体化治愈疗法,即精准医学所取代。
精准医学时代将成为中国医疗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创新疗法将带动产业投资热潮、促进民生并提升就业水平、带来更好的患者获益和医疗体系升级。L.E.K.咨询联合由16位亚太地区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开展的这项新研究显示,未来十年,精准医学预计将累计创造以下核心效益:为中国制药价值链带来约1.45万亿元人民币(2,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投资;在中国制药价值链创造多达14.2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并在诊断和医疗系统中创造额外就业机会;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产生乘数效应,并创造多达8.7万亿元人民币(1.2万亿美元)更广泛的间接经济效益;目标患者寿命累计延长920万年;减少2160亿元人民币(3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缓解中国医疗资源和人力压力;带动高达100亿至140亿元人民币(14亿至19亿美元)规模的临床试验活动,促进中国医疗可及性与医护人员发展。
L.E.K.咨询全球医疗业务联合负责人、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陈玮指出:“约4000种细胞与基因疗法形成的临界规模正推动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患者和医疗机构而言,这是释放变革潜力的历史性机遇。具体而言,通过减少住院、用药、专科就诊和随访需求,延长患者高质量生存期,由此节省的医疗支出相当于1500万人的年均医疗总费用。”
精准医学带来治愈的曙光
《迎接治愈的曙光》研究基于公开数据,分析了细胞疗法、基因疗法、靶向抗体疗法和药械联合疗法这四种新型技术的逾千项临床试验数据。上述技术之所以被归入“精准医学时代”的范畴是因为其具有三大特征: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健康获益,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并且成为当前全球研发与产业投资的重点布局方向。
尤为关键的是,专家认为某些既往的“不治之症 ”——包括亚太地区高发的癌症和遗传病——可能即将迎来治愈的曙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保荣教授表示:“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超480万,死亡病例逾250万。在罕见病领域,我国面临严峻诊断挑战,58%患者遭遇过误诊[]。精准疗法正在为这些重大医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有望成为中国应对关键疾病负担的新标准。”
精准医学发展面临哪些阻碍?
精准医学时代正在深刻改变我们应对疾病的方式和患者治疗模式,这也对监管者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充分释放这一时代的潜力,中国仍需在法规体系、专业认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
为确保精准医学时代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本白皮书概述了三项重要政策建议:
营造促进创新的支持环境。完善监管审批框架、健全精准医学的定价、医保报销、筹资等制度机制。例如完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机制,将公平性、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及药品成本等多重因素纳入考量。
完善精准医学的基础设施。提供战略性激励措施,促进对基因库、生物样本库、癌症数据库、大型人群队列资源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等重要精准医学基础设施的投资。
重视精准医学的相关教育。制定临床指南,并为医患提供进一步教育,支持患者倡导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蔻德罕见病中心(CORD)创始人暨白皮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黄如方强调:“ 精准医学新时代将为中国医疗体系转型提供强大助力。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包括医疗专业人士、产业领袖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必须通力合作,才能确保患者真正受益于这些创新疗法。”
《迎接治愈的曙光》亚太系列白皮书包含四份区域市场报告,分别评估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精准医学应用中的障碍,提出改进建议,并测算大规模应用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
《迎接治愈的曙光》白皮书系列及顾问咨询委员会成员
本系列白皮书由16位亚太地区权威专家组成的顾问咨询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成员涵盖精准医学、卫生经济政策及患者体验等领域,并由强生公司赞助支持。委员会专家及具有亲身经历的潜在患者可接受访谈,就精准医学时代发展趋势、疗法价值及白皮书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以下为顾问咨询委员会成员。
澳大利亚:Omico首席科学官 David Thomas、MTP Connect董事会主席 Jaala Pulford、澳洲罕见癌症协会首席执行官Christine Cockburn。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及市场准入关键意见领袖 于保荣教授、Guardant Health中国区负责人 莫俊业、蔻德罕见病中心 (CORD) 创始人, 中心主任 黄如方、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及肺癌领域关键意见领袖 周彩存教授。韩国:吉利德科学公司(韩国)前总经理 Paul Lee、首尔大学医院基因组医学部及罕见病中心罕见疾病治疗倡导者 Jin-Ah Kim、梨花女子大学健康融合系教授Jeonghoon Ahn。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科特任教授,一般社团法人未来研究所卧龙代表理事 Teruyuki Katori 、藤田医科大学教授Daisuke Sato、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教授Manabu Muto、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教授Masahiro Miyake、Cancer Solution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Naomi Sakurai 、肺癌HER2“HER HER”项目负责人Keisuke Shimizu。
关于L.E.K.咨询
L.E.K.咨询是一家全球性的战略咨询公司,致力于帮助业务领导者把握竞争优势,获取持续增长。L.E.K.的深刻洞见帮助客户重塑业务发展轨迹,发掘机遇,并为其赋能,以把握每一个关键时刻。自1983年创立以来,L.E.K.团队遍布全球,跨越美洲、欧洲、中东和亚太地区,与来自各个行业的跨国企业、创业企业以及私募股权投资者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lek.com。L.E.K. Consulting是L.E.K. Consulting LLC的注册商标。本文档中提及的所有其他产品和品牌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