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宜宾市叙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纪委监委开设《为民服务马上办》系列报道,直击基层一线,展现叙州区各级聚焦百姓诉求,倾心为民解忧的生动实践。本期报道聚焦高场镇同乐村,见证村民们从“用水难”到“水畅流”的温暖蜕变。
“开始了,水放起来了,赶紧点浇……”现在正是农作物快速生长的季节,在高场镇同乐村1组,村民牟兴贵正忙着为自家的高粱地浇水,看着白花花的水流入高粱地,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得益于村里今年投入使用的提灌站,牟兴贵告别了以往肩挑背扛灌溉庄稼的历史。
牟兴贵家的高粱地位于高场镇同乐村1组望山顶。这里地势较高,水源稀缺,此前因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庄稼只能“靠天吃饭”。如今,提灌站建设好了,牟兴贵家的3亩庄稼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她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高场镇同乐村村民牟兴贵告诉记者:“现在不缺水了,看着玉米长势这么好,我心里很高兴。”
据了解,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同乐村像这样缺少农业灌溉用水的区域较多。高场镇党委政府在开展走访群众工作中了解问题后,高度重视,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于2024年9月在该村启动了3个提灌站和配套的供水管网建设,并赶在2025年大春生产前全面竣工通水。工程覆盖同乐村5个村民小组,惠及群众1400余人。如今,同乐村的田间地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高场镇同乐村村民郑从友说:“以前遇到天干,庄稼收成就不好。今年我们有水灌溉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收成就稳当了。”
“得益于三个提灌站的建设和投用,今年我们村的水果、玉米、高粱、花生等都有望增产。”高场镇同乐村党支部副书记毕树洋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叙州区高场镇党委政府以“脚底沾泥”的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持续开展群众走访工作,通过“有事找纪检”搭建民意直通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精准了解他们的用水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截至目前,高场镇针对群众用水难问题,新建成投用提灌站4个,配套灌溉管网13400米,覆盖面积2300余亩,惠及2100余人。同时,建设自来水管网33480米,惠及388户家庭。
高场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周洋告诉记者:“下一步,高场镇将优化镇村包联制度,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收集民情民意,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民生实事微项目,紧扣群众实际需求,持续推进便民设施增设等小微工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从“用水难”到“水不愁”,小小的提灌站不仅解了农田的“渴”,更暖了村民的心。这点点滴滴的变化,正是基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相信在这股“幸福水”的滋养下,高场镇的土地会更加肥沃,村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叙州融媒 陈小雄 卢林佳 罗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