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下午,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筑梦隆回,智电兴乡” 青春实践服务团在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枫井坪村村委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小红军探秘记” 红色教育主题课堂活动。活动在指导老师刘忠明和罗郑雅,及村委书记罗开兵、副书记肖体华、妇女主任刘桃香的鼎力支持下顺利举行,通过 “理论讲解 + 徒步体验 + 科技启蒙” 的多元形式,为村里的孩子们种下红色种子,引领孩子们走进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通过精心制作的 PPT 开启长征探索之旅。从长征故事到《七律・长征》诗词逐句精讲,小朋友们听得专注投入,仿佛置身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由此了解了长征的艰辛伟大,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
歌声里的传承与故事中的成长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深入地体会长征精神,团队成员还特别安排了红歌教学环节。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在村部里回荡。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出了对红军的敬仰和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长征故事,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半条被子的故事、“哑巴”通讯兵,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志愿者们还通过问答、互动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从理论教学到徒步实践:让长征精神可触可感
红色教育课堂理论教学结束后,“3 公里徒步之旅” 随即启动。作为课堂实践延伸,活动旨在将红色知识转化为亲身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孩子们手持小红旗,跟随实践团成员沿枫井坪村乡间小路有序前行。此次徒步并非单纯体能锻炼,而是精心设计的红色实践教育。通过实地行走,孩子们将课堂习得的长征知识与精神内涵,在行进中得到具象印证与深化,亲身体验行走艰辛,更直观理解红军 “不怕远征难” 的精神实质,完成从知识学习到精神体悟的升华,实现红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当红色基因遇上科技翅膀
徒步进程中,无人机表演成为重要亮点,为行程增添了独特教育意义与视觉体验。志愿者启动设备后,无人机低鸣升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消解了徒步带来的轻微疲惫。
面对空中展演,孩子们纷纷举旗,目光追随着无人机飞行轨迹,神情中既有对科技的好奇,也有对红色符号的感知。科技与红色元素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更潜移默化强化了儿童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实现了传统精神传承与现代科技体验的有效结合。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筑梦隆回,智电兴乡”青春实践服务团指导老师刘忠明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他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为乡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让红色精神在乡村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肖爽 周乐飞 王景熙)
文字来源:陈静文、罗锦绣、谢诗菲
图片来源:张与弛、段尹香、胡绮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