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高朋满座。在“2025中医国际传承发展研讨会” 上,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与国际合作成为核心议题。“脉联中西·六合共济” 的主题,彰显了传统医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全新使命。
在这一系列行业盛会中,一项拥有近三十年历史却历久弥新的中医特色技术——“张建疗法” 重新进入行业视野。这项以中药熏蒸气化分层技术治疗鱼鳞病的创新疗法,曾在2007年荣获三大权威机构联合颁发的 “全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奖” ,如今已成功构建起覆盖临床疗效、专利保护与国际标准的完整体系。
古法新用,突破皮肤顽疾治疗瓶颈
在中医药宝库中,熏蒸疗法自古就是重要的外治手段。而张建疗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传统熏蒸技术与现代皮肤生理学研究深度结合,创造出“气化分层导入” 的独家治疗体系。
与传统治疗方法不同,张建疗法属于全程中医外治路径。其独创性在于实现【净鳞】与【修复】的双重治疗目标,使异常皮肤逐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2003年,北京张建鱼鳞病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首个鱼鳞病专研机构。这标志着该疗法从临床实践走向系统化研究。
荣光时刻,斩获国家级创新大奖
2007年,是张建疗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年份。这一年,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现杂志社》 三家权威机构联合评审,张建疗法荣膺 “全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奖” 。
这项沉甸甸的奖项,是对该疗法在中医药传统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高度肯定。评委会特别指出:张建疗法 “在中医药传统领域的创新” 具有行业标杆意义,其将中药熏蒸这一古老治疗方式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实践,为中医药治疗皮肤疑难病开辟了新路径。
这一荣誉并非孤立存在。早在2005年,张建院长就因治疗鱼鳞病的独特疗效,被授予 “全国中医师科技创新人才” 荣誉称号。她撰写的《中药熏蒸汽化分层治疗鱼鳞病》被收录进文献出版社《中国精神文明大典》,其技术价值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随之完善。2006年,张建疗法获得我国鱼鳞病领域首个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21032.5);2016年,更成功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US9,241,966 B1),实现了技术保护的国际化布局。
仁心仁术,公益行动跨越国界
在技术创新之外,张建院长始终秉持 “中医即人文” 的核心理念。2010年前后,她主导的 “建鱼行动” 公益品牌逐步成型,为特殊群体提供全周期援助。
公益行动覆盖广泛:2011年救治“树皮娃娃”阳阳;2012年帮助患儿安安重返校园;2025年3月更将援助延伸至国际,救助印尼婴儿和塞尔维亚男孩。这些行动彰显了中医药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服务模式上,研究院开创性地推出 “一卡在手” 的全国联保服务,并设立“张建爱心基金”,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长期皮肤护理支持。这种全方位关爱模式,重新定义了鱼鳞皮肤治疗的医患关系。
薪火相传,中医药国际化新典范
站在2025年回望,2007年的“全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奖”不仅是荣誉,更预示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今天,张建疗法已发展成为集中医熏蒸技术、国际标准认证、全球公益行动于一体的中医药国际化样板。
在6月的“中医国际传承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强调:中医药需要 “充分发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 ,通过 “国际合作促进文化输出与全球健康治理” 。张建疗法的演进轨迹,恰好契合了这一发展路径。
随着该疗法在泰国、印尼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正在为全球疑难皮肤病患者带来希望。从2007年的创新大奖到2025年的国际认证,张建疗法用近二十年时间诠释了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的中医药发展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