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两个结合”下的文化结晶,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精华,是迎合时代发展的产物,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为坚定文化自信焕发了新生机。
熔铸历史魂魄,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在这悠久岁月里,中华文化历经风雨洗礼,沉淀凝练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结晶,是特定社会存在的生动反映。民族精神绝非空中楼阁,它深深扎根于社会历史进程,是民族集体记忆的宝库,汇聚着先辈们的实践经验,承载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从古老的华夏文明起源,到近代抵御外侮的烽火硝烟,再到如今新时代的奋进征程,民族精神宛如一条坚韧的纽带,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与五千年灿烂文化血脉相融,是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淘洗后的精华沉淀与精神升华。
融合创新活力,弘扬时代精神
每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精神旗帜指引前行方向。时代精神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发展的脉络,凝聚着一个时代的集体意识与价值取向。当中国阔步迈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精神也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升华,被注入崭新内涵。以改革创新为内核的时代精神,驱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为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自改革开放启幕,神州大地掀起创新浪潮,一系列突破不仅让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社会跨越式发展,更在航天探索、数字经济、文化传播等前沿领域绽放异彩。这些成就不仅重塑了国家发展格局,更为世界发展格局的变革贡献了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
文化,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能量,赋予民族奋勇前行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分量,彰显国家的底蕴与实力;是一个社会的整体体量,支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时代的顺应与推动,到民族精神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都突出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让文化自信成为我们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西南石油大学 黄珊 冯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