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E2025・第四届呼吸专科产学研医合作论坛精彩落幕

2025-07-04 12:58:25     来源:

6 月 22 日,BME2025・第四届呼吸专科产学研医合作论坛在苏州圆满落幕。本论坛以赋能企业为宗旨,以加速院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牵引,聚焦呼吸系统疾病诊控治康领域,逐步构建 “政产学研医” 合作长链条的生态环境。本次论坛由深圳技术大学康雁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组织委员会副主任、BME2025 学术委员会委员李长缨先生联合发起,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BME)2025 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坛涵盖主旨演讲、呼吸影像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呼吸慢病诊疗设备创新与临床应用、睡眠呼吸疾病诊疗设备创新与临床应用、呼吸急危重症诊疗设备创新与临床应用、快闪报告、“政产学研医融合创新” 研讨会等七大板块,共有 22 位讲者登台作报告。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李春霞主任指出:“我国医疗装备产业整体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发展新阶段,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露端倪,医工融合创新已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刚性需求。”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许伟副主任表示:“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新一轮改革已启动。随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等文件落地,将有力促进创新型医疗器械通过审评与注册。”

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吕琪副院长提出:“智能生命支持技术装备已从猝死患者预警、现场或急诊快速救治、院内治疗三个环节,全方位、无死角地守护猝死患者生命,期待未来人工智能和仿生学技术在卫生应急装备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南京摩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际指出:“压力小、寿命长、发热低、噪音低是便携制氧设备的发展方向。”他强调“通过无油压缩机与PSA和VPSA技术的结合是便携制氧设备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方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马靖主任指出:“数字健康技术正推动睡眠医学向数据驱动的医学模式转变。该技术将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DB)构建远程、自助式、参与式的精准医疗体系,助力推动医疗公平。” 她分享了北京元纽科技有限公司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医疗级睡眠监测及神经调控场景,通过全新的监测技术,实现对呼吸、精神、神经类疾病的智能个性化闭环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葛慧青主任强调:“呼吸诊疗模型的临床应用需跨越三个台阶:建立优质标准化数据库、实现数据来源精准无创、推动 BI 与 AI 融合。同时需紧扣三个目标:更广泛的筛查、更便捷的诊断、更综合的管理。”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夏书月主任提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认知已从单一疾病向共病方向转变,COPD 实则呈现为一组系统性疾病。未来 COPD 共病治疗需要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介入,以实现早期预防与综合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晨望指出:“高分辨率 CT 是国际各类指南首选的 COPD / 间质性肺病 / 早期肺癌无创检查方法,也是活体肺无创成像的最敏感工具。” 他还提醒临床医生警惕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的误区,做研究既要用放大镜看清细节,也要用望远镜把握整体和系统性。

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CEO兼研发总监郑晗指出:“动态化、三维化、功能化、人工智能化与低剂量化是DR发展的方向。”他指出“动态DR肺血流评估技术相对于其他影像学评估具有快速无创、剂量大幅度降低、应用场景多样的特征。”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清晰显示结节与周围组织关系、获得优质容积数据、获得肺部功能的信息是肺部检查需要攻克的挑战。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晁彦公主任表示:“对于大脑的监测,不应局限于单一区域(前额叶)和单一手段(脑电),临床医生对多脑区脑血氧监测充满期待。结合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表型 - 时程’理论,可革新脑损伤评估,推动中国重症脑监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支撑。” 他分享了该领域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无创脑血氧监护技术,其可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颅内缺血缺氧。

高校科研团队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临床提出的前瞻性问题与反映的痛点,牵引着科研工作既要 “顶天” 追求学术高度,也要 “立地” 解决实际问题。本次论坛邀请到北京、深圳、杭州、武汉等地区的专家,分别从数学模型研究、力学模型研究、AI 大模型研究等角度,阐述呼吸专科科研的现状与未来。

清华大学李懋坤团队聚焦计算电磁学领域,尤其注重快速算法的开发及其在多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天线建模、电磁兼容性分析及电磁逆问题等传统应用,并拓展至临床生物医学成像领域。该团队成功研发了国际上首款可实现三维、实时、连续、动态监测人体肺通气和血流灌注的电阻抗层析成像(EIT)系统。他分享了北京华睿博视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血流灌注信号分离以及电阻抗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肺栓塞诊断、溶栓治疗效果观察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多个临床痛点。

浙江工业大学潘清教授团队在国内机械通气智能监测领域开展早期探索,建立了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与生理机制建模相融合的技术路径,在国内顶尖呼吸治疗技术的指导下,突破人机同步性量化分析、呼吸力学动态评估等关键技术,形成跨学科医工交叉转化体系。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咏如提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技术KPAP可降低吸气过程中的压力,从而降低面罩周围的不适和漏气,使呼吸感觉更自然,不会影响治疗的有效性。”他指出“动态压力控制算法技术、呼吸跟随与舒适控制算法技术、无棉超低噪音仿真技术以及湿化控制算法技术将会是舒适性领域的研究核心”

华中科技大学崔新光教授团队致力于呼吸多尺度动力学的基础研究,聚焦吸入颗粒(药物、病毒、污染物)在呼吸系统中的输运沉积、清除和穿透机制,其研究成果为吸入给药、疾病防控及环境健康防护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鲜明的基础性与交叉性特色。

深圳市好克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石玖花指出:“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氧合障碍、肺水肿风险增加,以及潜在的右心功能不全。”她强调“遵循液体复苏的4D与四阶段管理原则,通过更加精准的策略与设备应用是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数十位专家的重磅分享后,论坛顺利落幕。康雁主席总结道:“本次论坛信息量丰富,收获颇丰。各位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大家专注于呼吸领域,重在横向合作,期待明年论坛继续保持高品质。” 李长缨主席展望未来:“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与倾情付出!近年来,呼吸临床产业转化取得长足进步。在大家的共同推动下,呼吸论坛将举办得更加成熟。会后希望大家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呼吸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目标、方向和形式已基本明确,明年的论坛我们将早作筹划,期待您继续参与支持。”

 

标签:

猜你喜欢

2025 国货抗衰品牌排行榜:细分赛道各领风骚,黛安蒂凭专注50+熟龄肌实现破局
拒绝性能浪费:海马云电脑让4K显示器释放全部性能
政企联动!湛江市妇联携手“中国战略定位培训行业领导者”昆仑定位赋能女企业家破局增长
志存高远 乘风破浪 恭祝耀磊汇国际投资团队七周年
团省委携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在三下乡活动开展云南青少年视力保护计划
人才的“梦想港湾”,走进长三角绿洲智谷·青年人才社区
青山湖区政协党组成员万详源一行赴南昌普瑞眼科医院讲授专题党课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唾液检测替代血液检测:癫痫患者生酮饮食疗法迎来新突破
广州穗雅医院怎么样?广州穗雅医院用心守护每一份健康
广州穗雅医院好吗?以专业之名,护男性健康
传承与焕新!华彬高尔夫文化博物馆正式启动
一“滚”定乾坤:科沃斯618爆发的技术、情绪与流量密码全拆解
实力见证 | 化湿败毒颗粒再次斩获中国专利奖
三晋老字号再添金名片!沁州黄小米集团匠心传承百年文明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发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印尼小學以廢物再造成學習工具榮膺「AIA健康校園挑戰賽2025」冠軍
《欢喜一家人》主演解读家庭相处之道
乐奔拓闪耀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星辰会” ,多元场景化活动绽放行业魅力
志愿填报注意!中视眼科集团总院长郑广瑛:忽视这些“视力门槛”,十年苦读可能功亏一篑
芝麻工作室与脉驰文化签署中国区室内家庭娱乐中心独家授权协议
《长安画派 开派宗师——赵望云》新书首发式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
爱心驰援榕江!超100万物资筑牢抗洪救灾温暖防线
云知声登陆港交所市值破220亿 中关村西三旗科技园诞生AGI上市标杆
能飞集团强势崛起,前瞻布局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智云健康荣获中国健康科技50强,以AI驱动引领行业革新
51年淬炼"中国质造"!鹰牌陶瓷如何用"文化+健康"重构未来
健帆生物的“敢”与“感”
品尝“真理味道”,解锁“共富密码”——浙江树人学院校团委走进安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锐拓电子”袁波:以“中国精度”突破LED技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