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真相:组织灌注的 “不完整指标”

2025-07-02 18:46:16     来源:

在麻醉科,低血压是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和干预低血压,成为了麻醉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低血压在麻醉科的重要性,并介绍一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何在血压发生改变之前提前干预,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低血压通常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舒张压低于60 mmHg。在麻醉过程中,低血压可能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进而引发器官功能障碍,如心肌缺血、脑缺血、肾功能不全等。此外,低血压还可能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麻醉科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1. 麻醉药物的影响:许多麻醉药物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容易导致血压下降。

2. 血容量不足:术前禁食、术中失血或液体补充不足都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

3. 神经反射:手术刺激可能引发神经反射,导致血压骤降。

4. 体位改变:手术过程中体位的突然改变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麻醉科最常用的血压监测工具,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导管(ART)和肺动脉导管(PAC),虽然能够提供连续的血压数据和更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但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导管(ART)和肺动脉导管(PAC),虽然能够提供连续的血压数据和更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但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1. 侵入性操作的风险:有创监测需要插入导管,可能导致血管损伤、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特别是在危重患者或长时间手术中,这些风险更加显著。

2. 操作复杂:有创监测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消毒流程,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3. 患者不适:导管插入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疼痛,尤其是在清醒状态下。

4. 成本较高:有创监测所需的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比之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和便捷的替代方案。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参数,能够全面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低血压的早期迹象,还能帮助医生在血压发生显著改变之前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避免低血压带来的不良后果。

在麻醉过程中,提前干预低血压至关重要。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状态,预测血压变化的趋势,并及时调整麻醉深度、补充液体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从而维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内。这种主动干预策略不仅能够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在众多无创监测技术中,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其实时、精准、无创、简便的优势脱颖而出:

案例分析

案例一: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

一位75岁的老年患者,因股骨颈骨折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术前血压控制良好。然而,麻醉诱导后,患者的血压开始出现波动。传统的袖带式血压计显示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但麻醉医生通过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患者的心输出量(CO)从术前的5.2 L/min逐渐下降至4.0 L/min,每搏输出量(SV)也从70 mL降至55 mL,同时外周血管阻力(SVR)显著升高。这些变化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隐匿性血容量不足或心脏功能抑制。

基于BioZ的监测数据,麻醉医生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快速补液:通过静脉输注500 mL晶体液,以增加前负荷,改善心输出量。

2. 调整麻醉深度:减少吸入麻醉药的浓度,避免进一步抑制心肌收缩力。

3.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泵注,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扩张外周血管。

经过干预后,患者的心输出量逐渐回升至4.8 L/min,每搏输出量恢复至65 mL,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至正常范围。术中血压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低血压事件。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心肌缺血或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案例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低血压预警

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因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评估无明显心血管疾病,但体重偏轻(BMI 18.5),可能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风险。术中,麻醉医生通过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患者的心输出量在气腹建立后迅速下降,从术前的4.5 L/min降至3.2 L/min,每搏输出量也从60 mL降至45 mL,同时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升高。尽管此时袖带式血压计显示的血压仍在正常下限(收缩压90 mmHg),但BioZ监测数据已提示患者即将出现低血压。

麻醉医生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气腹压力:将气腹压力从12 mmHg降低至10 mmHg,以减少对回心血量的影响。

2. 快速补液:静脉输注300 mL胶体液,以增加血容量。

3. 优化体位:将患者调整为头低脚高位,以促进静脉回流。

经过干预后,患者的心输出量恢复至4.0 L/min,每搏输出量回升至55 mL,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至正常范围。术中血压保持稳定,未发生明显的低血压事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恶心、呕吐或低血压相关的不良反应。

案例三:心脏手术中的复杂低血压管理

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心功能较差(EF 35%),且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术中,麻醉医生通过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患者在体外循环(CPB)脱机后,心输出量显著降低(从术前的4.0 L/min降至2.8 L/min),每搏输出量也从50 mL降至35 mL,同时外周血管阻力急剧升高。这些变化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和血管收缩。

基于BioZ的监测数据,麻醉医生采取了以下综合措施:

1. 优化容量状态:通过经食管超声(TEE)和BioZ监测,精准调整液体输注量,避免容量过负荷或不足。

2.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静脉泵注多巴酚丁胺,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3. 扩张外周血管:静脉泵注硝酸甘油,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脏后负荷。

经过干预后,患者的心输出量恢复至3.5 L/min,每搏输出量回升至45 mL,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至可接受范围。术中血压保持稳定,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事件。术后患者转入ICU,经过进一步治疗,心功能逐渐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低血压在麻醉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发生可能对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传统的血压监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和不准确性,无法满足现代麻醉科的需求。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参数,能够帮助医生在血压发生显著改变之前提前干预,从而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还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未来的麻醉科实践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有望成为标准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的麻醉管理。通过不断优化监测技术和干预策略,我们有望进一步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

猜你喜欢

使用贝锐花生壳内网穿透,如何实现异地无人机图像实时回传?
雅安秘境桢楠林——千年桢楠与书法精神的共鸣
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要求 京东健康减重门诊服务超1万人次
从沙棘果到万家灯火:棘博士的责任担当,远不止于健康产品
异国哪吒迷遇上哪吒本吒!希腊网络达人打卡成都高新
《萌探奇遇记》收官:金领冠塞纳牧以自然教育破圈,书写20后成长奇遇
Tracel萃斯天然亮白饮:精准护肤浪潮中的自然美白先锋
招商蛇口旗下壹间公寓品牌“缤纷”焕新,两大新品亮相上海
兴锋漫语① 小张“成长日记”解锁基层治理新角色
聚善汇力,声生不息:如新中国“善的力量月”交出亮眼公益答卷
"沿洄惠安石雕展"在庄家7美术馆启幕,千年石雕艺术绽放新姿
暑期出游 这些健康细节别忽视
从“录音门”事件看语音保密:科密声盾筑牢全场景防护网
圈网互娱创始人张志鹏受邀出席中国香妆品牌发展大会
累计1194例:福建三博伽玛刀中心,脑肿瘤患者的信赖之选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未来AI员工、组织小型化或成常态
治疗儿童抽动症 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 小儿抽动症专科医院 精准检测科学诊疗
专治学习困难、矮小、说话不清,7月5-6日,北京安贞医院邓腾兰教授领衔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联合会诊!
感知数字脉动 共探现代图景 :华侨大学 2025 暑期港澳台侨留学生开启中国式 现代化研习之行
多联机平均节能15%,海尔偏要节能30%,与行业为敌?
选空调别犯难!齐鲁工业大学一次买进4600套海尔空调
尼得科与本田技研工业共同开发的全方位驱动单元被Honda新型“UNI-ONE”采用 ~可在大阪·关西世博会试乘 体验尼得科的减速机技术~
“辛沃航空”王永林:中国智造赋能航空动力,让保障系统永不停歇
香港蜂巢聚优:重塑区域数字经济新格局
尼得科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再添新荣誉——先进级智能工厂
26年5个月,活性 98.99%!冻存有效纪录再次刷新!
西山居机甲射击新作《解限机》公测启动,腾讯云助力其全球上线
2025天津市络病学术会议召开:络病理论赋能慢病全周期管理
录咖AI视频切片功能上线,1秒剪出爆款,百万剪辑师要失业?
武汉华美整形外科医院·私密整形中心阴唇整形记录:一次改变,遇见更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