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词理解记忆新方法横空出世
——《英语单词新溯源与释例》一书作者专访
1、您好,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张广峰,《英语单词新溯源与释例》一书的作者,英语单词新溯源理论的创建者和践行者。我先后于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深造,构建了文理工交融的综合知识体系。我的职业生涯跨越我国南北方及政商两界,历经公务员、家电制造、快消饮料、汽车产业、金融行业等多领域历练,积累了丰富的跨界实践经验,深谙南北方文化差异和精髓。
读书时,因受英语启蒙老师引导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始终秉持语言为基的信念,多年来一直热爱英语单词新溯源的创新实践,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为铸就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自己绵薄之力。
2、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写出这本书呢?
初中一直到研究生12年的英语学习生涯,我对英语单词一直是死记硬背,现在的孩子们也是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一书,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字典,是我国最早最权威的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典。此书对每一个汉字的来源、演化过程及含义进行了解说,这让我大为惊叹。我就联想到英语的每个单词应该也不是凭空出来的,应该也是像我们的汉字一样,是人为造就的。每个单词也有历史,其造词应该有一定的逻辑,也内含着一定的形音义知识,于是我就开始了英语单词的溯源研究。
3.作为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习者,您如何发现粤语、闽南话等方言发音与英语单词的相似性?这一发现对您有何启发?
我是北方人,从本科时南下到上海、广州、深圳、佛山求学和工作十余年,学习和工作之中,接触到了上海话、苏州话、粤语、闽南语和客家话。有时我发现同样一个汉语词汇,南北方发音差异很大,甚至完全不一样,南方的发音也轻柔,还有就是一些词汇在粤语、客家话里的发音,跟对应的英语发音很像,这一切都为我的英语单词溯源研究提供了契机、埋下了种子。
4.如果让您选一个最适合阅读您作品的人?您希望他(她)是谁?
本书写作过程中,本着严谨、求真、求实的精神,广泛搜集资料,勇于探索研究,搭建起英语单词与对应汉字词义的形音义联系。同时,本书对1100多个常用英语单词,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溯源和解析,为广大大中小学生及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套形象化、高效率、学而知其然的单词学习方法,更利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我想每一位热爱这片热土的中国人,每一位英语学习者、爱好者,都值得看一看。
5.您提到“教育高质量发展”,您认为这本书能如何帮助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更高效地掌握英语?
给我作序的赵国宏教授引用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本书的英语单词新溯源理论与单词解析方法,以我们汉语为底层逻辑,克服了地域差异和教育资源差异的缺陷,能让各地学生洞悉每个英语单词的造词逻辑,亦能窥见背后隐藏的中华文化的影子,这非常有助于我们中国学生理解、掌握每个单词。在以后的英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眼就明白词义。对于以后同源词的拓展和掌握,也非常有帮助。
6.除了基础词汇,未来是否会扩展至专业术语(如医学、科技英语)的溯源研究?
专业英语词汇,相对于基础单词而言,我感觉造词逻辑雷同,但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一些专业术语,下一步有时间时可以进行涉猎研究。
7.您提到本书写作过程中,结合了历史、方言和生活实践,未来是否会引入AI或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单词解析?
最近的英语单词溯源研究中,我也用到了deepseek、百度AI搜索等AI技术,这有助于研究资料收集效率的提高,但还要结合历史、文化、方言和生活生产实践,进行斟酌、分析、取舍、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