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坚守为民初心,开拓创新、实干担当,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秉承强烈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听民意、深入群众解民忧,心近群众、身入基层,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做到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者。
听民意解民忧,聚民智惠民生。百姓声音,体现出百姓所需所求。基层干部要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工作宗旨,结合重点工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以面对面、话家常的交流方式,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倾听群众心声,广泛征求群众对于各种政策措施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切实做到善听民意、广听民意,让民声促进民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俯下身子,真正把基层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真相。广大基层干部不仅要去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等调研主阵地体察民情,也要练就以小见大的能力,从小切口抓住大问题,做到耳闻目睹、眼见为实、心中有数。
党员干部办事,要始终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向群众承诺的事要及时兑现、想方设法办好,特别是在群众出行、就业、就医、就学、社保等一件件民生“小事”上,更要满怀深情办好,让广大群众从每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情中增强获得感,增强对党组织的信赖,把党的执政根基深植于人民群众当中。要始终把屁股坐在群众的板凳上,把双脚站在人民的利益一边,把事情干到群众心坎上,特别是在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上,决不能优亲厚友、损公肥私,要始终秉乘公心,坚守公道正派,提高公信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为民服务的初心。
坚持真抓实干,不断造福于民。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要完全摒弃光说不练、光指挥不干、光喊号子不扑下身子的“假把式”,在实干中长本领、补短板,真抓实干、立说立行、久久为功。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要把群众呼声当做工作的第一信号,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干事以不损害群众利益并着力维护好群众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真正为群众利益着想,真正负起责任,自觉做为民造福的勤务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树木生长,向下扎根,是自然的选择,更是生长的力量。只有扎根基层,扑下身子,才能在拼搏和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