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引领着这场深刻的变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新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展示了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未来的发展蓝图,为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身为从业者,肖敏女士正以其在能源管理领域的深厚经验和创新精神,积极推动着能源行业的转型和发展。她的职业生涯和专业成就,正是中国能源转型实践中的一个缩影。她作为在能源领域深耕超过二十年的行业专家,曾在多家知名能源企业担任要职,目前在上海物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解决方案总监。她曾带领团队搭建多个能源管理平台,目前专注于微网级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的优化与创新,引领工商业储能、区域性台区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及虚拟电厂等前沿项目的蓬勃发展。
肖敏女士领导的团队推出的EMS站控能源管理系统,是一套全生命周期智能化、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打破传统壁垒,实现能源投资测算、开发、建设、运营、维护等全链条的数据共享与协同作业。她介绍道:“这个系统采用了智能优化算法和高效自动化控制模块,算法能够根据市场电价波动实时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最大化系统的经济效益,提升绿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且,自动化控制模块的使用实现了对光伏、储能的全面自动化管理,能够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运行效率,使得整体运营收益可提升15%至40%,最大化绿电消纳能力。”
肖敏女士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最大化绿电消纳能力,二是强化节能降碳措施。“绿电消纳,顾名思义,是指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电力有效接入电力系统,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由于风能和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与间歇性,比如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受风速影响,而太阳能光伏板的发电量则受日照条件的影响。这种发电方式的波动性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就需要能源管理系统的介入,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绿电消纳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对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绿电消纳,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同时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的支撑。肖敏女士大力推行的EMS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绿电消纳能力,还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她的工作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她本人也曾被评为“2024年度能源行业影响力人物”。
随着能源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肖敏女士及其团队的卓越贡献,不仅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他们将持续深耕能源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卓越智慧与力量。
面对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加入这场能源革命中来,共同推动能源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清洁能源为驱动,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繁荣的未来。(文/程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