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在身,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不忘初心。转转上门回收工程师中有一群特别的小哥,他们从军营部队走上大街小巷,有人选择返乡就业,有人前往新的城市打拼生活,他们本着“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尽展军人本色。
潘禹坤:盯紧目标,坚决推进
潘禹坤,是转转在信阳的一名上门回收工程师。
简单正直,使命必达,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潘禹坤曾在武警部队服役五年,退伍后辗转多个城市,听说转转在老家信阳开展上门回收业务,招聘上门回收工程师后,在老同学的推荐下,他回到信阳加入了转转。
回到信阳本地生活就业,这对潘禹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从一个对电子设备检测回收一知半解的新人,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回收工程师,潘禹坤经历了一段不小的挑战。
初到转转,基础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是第一道关卡,手机检测如何操作,需要关注哪些重点项目,如何判断定级……这些基础知识需要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反复学习与熟练。结束业务知识学习与模拟培训,进入实战环节,潘禹坤发现这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我本身不大会表达,刚开始上门回收的几个月,不懂如何交流沟通,也没掌握方法,一段时间下来,下单成交率都很差,数据很不好,经理也约谈了好几次”,潘禹坤坦言刚开始遇到的困境,内心挣扎。
但在部队多年的磨砺,不允许他轻易说放弃,遇到困难就去想尽办法去解决。经历过短暂的困顿与迷茫,潘禹坤开始咬着牙找办法。“成绩差,业绩不达标,找城市经理带着自己跑业务,一边跟着跑一边记录学习;下了班就和做的久同事交流经验和心得,领会别人的方法,再用到自己的身上,不断实践。”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进步,潘禹坤的业绩开始不断提升,从不达标到合格再到超预期,凭着坚持与身边伙伴领导的支持,潘禹坤成长了起来。
(潘禹坤上门回收检测手机中)
“去学习用户关心问题的相关知识,能专业解答用户的疑惑,努力获得用户的信任,不绕弯子,真诚沟通,是提高完单率,提高单量的最有效方法。”如今,潘禹坤已经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他也向新同事分享自己的心得。
军人的底色给予潘禹坤面对目标与困难始终坚持的力量,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军人,执行力始终是第一位。退伍不褪色,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工作,盯紧目标,坚决推进,使命必达。”
宋云鹏:不忘初心,敢梦敢拼
宋云鹏,26岁,年纪虽小,却是一名实打实的驻港部队退伍“老兵”。
2016 年,18岁的宋云鹏听说解放军驻港部队来到贵州老家征兵,从小就有军人梦想的他,抓住这个机会加入了驻港部队。两年义务兵役,因成绩优秀又申请了三年留队,香港这一待就是五年,在此期间,宋云鹏获得多次嘉奖及荣誉。
“退伍后也时刻牢记军人身份,谨记自己的责任,执行力是刻进骨子里的。公司有指令,第一时间行动;遇到有人需要帮助,也是下意识就行动,不会无动于衷。”多年的军旅生活,磨砺塑造了现在的宋云鹏。
离开军营后,宋云鹏选择留在深圳生活,他先是给自己安排了成人自考,进一步提升了学历,然后进入了街道办,负责处理街道辖区的退疫军人相关事务工作。在此期间,他接触了许多留在深圳的退伍军人,了解大家退伍后的生活工作。
“还是想做更多有挑战的事,街道办的工作对我来说有些太平淡了。”宋云鹏在街道办工作一年后,开始考虑新的方向。做为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通过短视频早已关注转转许久,当听说转转在深圳招聘上门回收工程师后,宋云鹏立即行动,投递简历并顺利加入转转。“上门回收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多劳多得,在这种氛围下就很有拼劲。”
闲不住的宋云鹏, 在上门回收的同时,还报名参加公司的短视频拍摄,通过镜头记录自己的日常工作,不断尝试挑战更多的可能性。
(宋云鹏上门回收检测手机中)
转转的退伍小哥们,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挑战自己,在各自“战场”发扬军人的优秀品质和担当精神。转转集团不断完善自身培训体系,目前已有近2000 人上门回收工程师团队。转转期望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帮助退伍军人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为其提供就业平台与职业发展空间,推动退伍军人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