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评价一座城市的活力与前景时,人们愈发看重“青和才”这一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杭州萧山区一直致力于招揽、留下青年才俊,擦亮“青年萧山”品牌,打造青年高质量就业创业向往地,是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追求。
今年以来,萧山区新增35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2万余名,青年磁场逐渐增强。在强手如云的长三角,择一处青年之城,萧山必然是青年人“偏爱”之一。眼下,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圆舞曲”正翩然起跳,萧山吸引青年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青年人与青年城的双向奔赴
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走一圈,抬头就能遇到博士,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年面孔。短短几年里,中心集聚了一大批创新队伍,这些掌握前沿技术、擅长产学研协同的科学家和创业家,在这里不断将科研成果顺利转化、走向市场。
杨琛是奔着科技成果转化来的“青年面孔”之一。他本硕博就读于哈工大,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完博士后留校成为助理研究员。2022年9月,他回到国内,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组建起自己的实验室,成为了萧山区青年人才大军的一员。
回忆这两年,他觉得自己达成了来时的希冀,也更多地感到自身的价值。在萧山,杨琛得以大展拳脚,在政府的指导下,他评上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前段日子还购买了人才房正式在萧山安家落户。
“相对于深圳和上海等大城市,这里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一点也不逊色。碰上急需办理的业务,打开手机基本就能解决问题,效率非常高,这和萧山发展的速度确实是匹配的。”杨琛赞道。
像杨琛这样来到萧山逐梦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对他们来说,这里有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近年来,萧山集聚了包括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七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形成“北斗七星”科创联盟。人才的事业前景与城市产业发展指向高度关联,对于一座面向未来的新青年之城,培育无数后浪涌立潮头的机遇,则梧桐花开、凤凰自来。
加速优质人才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创业前我一直在思考去哪发展,也走访了中国的一些城市。萧山区既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也有极具吸引力的创业支持和生活保障政策,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师江帆博士毕业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拥有多年软件测试的海外工作经验。几年前他回到国内创业,几经周折,终于在钱塘江边找到了事业新的起飞点。
2020年,师江帆成立虎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妞科技”)成立,公司落在了钱江世纪城。此后,他带领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测试软件的开发,用机器代替手工书写测试代码,创业期间日子过得忙碌而又充实。
“当时来天人大厦的时候,马路对面的朝龙汇还没有建成,周围的钱江世纪城地铁站都还没建好。”回忆初到钱江世纪城的情形,海归师江帆依然颇为感慨。
如今,钱江世纪城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交通网日益完善,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无论是人才、产业 ,还是城市建设,萧山这两年变化巨大,发展势头强劲。“这些年,我们可以说是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像众多置身其中的青年科技人才一样,师江帆每天感受着这块土地的变化,也沐浴着萧山人才政策的暖阳和甘霖。
“萧山给我们的认可比别的地区大多了。创业型公司缺乏资金是通病,当时落地后,政府马上配套了很多资助。政策的快速兑现,使得企业很快走上发展的快轨。”在萧山这片土地上,师江帆的事业焕发了第二春,他真切感知到政府爱才惜才、求贤若渴的热情。
眼下,虎妞科技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已与中国人寿、支付宝等企业谈成合作,其软件测试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师江帆眼里,萧山是他的一片福地。“朋友圈里有人问回国去哪发展好,我都会推荐他们来萧山。”师江帆乐呵呵地说。
虎妞科技只是萧山区人才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每年都有一些创业团队、青年领军人才,看中萧山领先的创新优势和潜在的未来机遇,把这里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慕名来这里落地生根后,短短几年时间里,这些企业在政府阳光雨露的滋养灌溉下,便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
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当代年轻人也越来越重视品质生活的需求。在“择业择城”选择多元化的当下,留下人才,城市必须正视何听懂青年人的心声与期盼——只有先成为一座“喜欢青年人”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青年人喜欢”的城市。
在萧山,打造“新青年城市”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实实地走入了万千青年人才的日常。
近年来,萧山打造了不少主题突出、拥抱多元的青年空间,以活力饱满的城市氛围,熔铸青年创新之城。如10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家百姓健身房,20万平方米的公共体育场地,还有区青少年未来发展中心打造“青年夜校”,五七公社、粮仓艺术公园等一批文创街区建成开放……通过这些吸引青年留萧的“烟火气”,这座城市正努力让青年人“过上好生活”。
“毕业前投了多份简历,萧山这家企业专业对口,薪资待遇好,而且当地整体生活环境也很好,我就准备留下了。”来自河北的季佳,6年前来到杭州读书,今年毕业后留在了萧山工作。在此期间,季佳也在其他地区工作实习过,但相比之下认为萧山更宜居。
“地铁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满车厢的年轻人,让她窥见了这座城市的朝气与活力。“而且这里的房价和物价相对来说还没有那么高,比较适合年轻人来发展,更能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为涌入萧山的数百万青年之一,师江帆也有留在萧山的理由。很少有城市能同时坐拥不错的互联网企业,怀抱打造AI产业的愿景,还营造着舒适宜居、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氛围。
“萧山的区位优势也是其他地区不能比的,出差无论是去高铁站还是机场,都只需二十几分钟的车程。生活中想去市区的西湖逛逛不堵车也就半小时。”师江帆说。
宜业且宜居,成为萧山持续吸引优质新鲜血液结缘萧山、扎根萧山、共赴未来的源动力,滋养人与城市共同追梦、拔节成长。在这一意义上,城市就像一个平台,和人才之间本应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它越是能营造这样一种生态,最终也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具活力。
活跃的青春气息,正在这座安居、乐业、暖心的新青年城市中不断蔓延。当城市烙印着青年力量,必然是一场未来可期的双向奔赴。(李苏丹姜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