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北京科技大学松韵支教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教育扶贫的号召,自7月21日至8月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听松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公益支教活动。秉持“用心支教,教学相长”的核心理念,团队面向当儿童开展以自然科学和美育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公益文化活动,旨在为当地孩子传授知识,传递关爱。
图为行前支教团队拍摄的大合影
行前,团队深入调研听松教育的核心使命,即依托自身成长优势与资源导入,于文化资源匮乏的乡村地区,开展美育、自然教育等多元化公益活动。基于此,支教团设计了面向42名学子的88个课时的公益课程体系。围绕自然科学与美育教育两大核心领域展开,自然科学课程丰富多彩,涵盖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及趣味小实验,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探索科学的奥秘;美育教育则侧重于劳动技能、心理健康、语言艺术、音乐及民族文化欣赏等方面,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操与综合素质。
支教期间,团队成员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每一次备课与授课中,运用PPT多媒体展示、动手操作实践、以及互动趣味游戏等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也非常积极和认真,与老师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整个课堂氛围充满了活力与正能量。
图为开营时班主任讲话的照片
8月2日至4日,团队还深入城乡学生家庭,携家访问卷细致走访,既聚焦于共性,又捕捉每个孩子的特性。每到一户,队员均受到家长的热情接待,彼此深入交流,掌握家庭背景,探讨教育理念与期望。同时,他们调研当地教育资源,倾听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及升学压力感受。这份超越课堂的陪伴,不仅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更让支教的意义超越了知识的传授,成为心灵交流的桥梁与成长的见证。
此图为支教队员家访时的照片
闭营仪式上,一幕幕温馨的画面缓缓展开:一张张孩童的笑脸,一声声“老师”的呼唤,一件件童趣的手工作品……这些珍贵的瞬间,见证了支教团与孩子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家访反馈中,有家长表示孩子变得更加懂事、积极,支教团也亲眼见证了孩子们从羞涩到自信、从内向到开朗的蜕变,这份成长与变化,是对团队工作最好的肯定与回馈。
图为闭营仪式上的照片
队员们深感触动,纷纷表示虽然支教时间短暂,但这段经历和记忆会永存。面对“明年是否再来”的询问,一位成员深情回应:“我不敢去轻易承诺,唯恐未来的不确定性辜负了与孩子们的约定。但只要你们想,‘我’可以是任何人,那时会有更多的‘我’踏上这片土地,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迈入听松书院的大门,去感受,去磨砺,去传承。” 确实是这样,引导一个孩子成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所以,他们想呼吁每一位支教人,用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引导。他们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关注支教、了解支教、参与支教。
在此,支教团衷心感谢食堂阿姨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学长学姐的无私传授;感谢听松书院提供的宝贵平台与无私帮助,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让这段支教之旅更加意义非凡。
这条路没有终点,放心“我”不会停下。
图为闭营结束时的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