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李先生家里装修,想着房子都投资600余万买的,李先生全家决定装修好一点。于是 就和当地一家知名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要求大部分材料用进口的产品并且签订了保真协议。
装修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全家沉浸在即将入住新家的喜悦中。恰巧一位德国做生意的朋友来家做客,无意间聊到新家装修用的好多产品是德国进口的,不出国都能用德国进口的好产品。随着自己的夸夸奇谈,朋友张先生就说:我帮你用家装材料在德国口碑怎么? 开关 涂料 油漆等等品牌告诉了张先生。 张先生在德国网路查询并联系了德国工商联合会组织咨询了,结果德国本土就没有这些品牌产品。甚至连相关的公司都没有。
李先生听了整个人都懵逼了,自己花大价钱买的德国进口产品没有一个是真的。还沾沾自喜。
李先生感觉上当受骗了,于是一气之下把装修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装修公司退一赔三,并且装修假进口品牌造成其他装修的损失。几个品牌合计17.3万元,退一赔三共计69.2万于元。并赔偿其他关联材料损失9.2万元。
经法院审理认定李先生家装所谓德国品牌产品全是假货,根据消费者保护费第五十五条规定,法院支持李先生退一赔三的诉求合计59.6万(其中开关和净水李先生并未付款,法院不予支持退一赔三)并驳回其他损失9.2万赔偿主张。因为装修未完成。
注意提醒 佳和王律师提醒消费者,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很多想买进口产品这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 一定详细的查询国外的产品资质和国外有没有这家公司。
第二,进口产品的报关单、原产的证明并且要求核对批次信息。
第三,国内证明产品进口认证、资质、例如涉及饮用水产品一定有“进口”字样的水批,上面都会注明企业相关信息。
第四,一定要签订保真协议,如果发现已经购买到假进口产品,可以拨打12315举报或者法院起诉退一赔三,食品退一赔十法律要求。
在商品纷繁复杂的今天,消费者在装修前一定擦亮眼睛做好资讯和查询进口商品信息。多去国家相关机构查询进口原产地证、原产地提货单、报关单、关税单、进口增值税缴费单等五证齐全。也可以去查询相关商品在原产品的商品代码。切记!切记!装修前一定记住签订材料品牌的保真协议,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