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等。
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医药行业有何意义?近日,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康弘药业总裁柯潇就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记者:创新药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您看来,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势头?
柯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领域。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正在经历从“有”到“优”的过程,在一系列政策与新技术引导与落地的助推下,现已建立了完整的生物药产业链体系,规模化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在研创新药数量也步入全球第二梯队,这都凸显了我国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医药强国的变革趋势。
以企业的角度来看,从需求端着眼,我国仍然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对于慢病的治疗,将构成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大应用空间,企业应持续培育自身创新研发的能力,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以创新为抓手,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同时,从产业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在创新药层面的应用基础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品品质,也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方向。
记者:创新力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协同,对此您有何思考与建议?
柯潇:加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需要全产业链同向发力。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亟需提升的方面,如新药研发的源头创新力、医药创新同质化程度较高、医药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等。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起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减少企业同质化竞争,提升产业创新的积极性和研发投入。
以康弘药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的问世,不仅是完成了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进口药品的长期垄断,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并为中国眼科在抢占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全球前沿科技技术领域,康弘药业5年前就开始布局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新药研发,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黄斑变性(nAMD)的基因治疗I类新药KH631,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I期临床研究;自主研发的国内外首个合成生物学制造的中药活性成分I类新药KH617,正在开展中国临床Ⅰ期试验,并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及临床试验许可。在源头创新力方面,康弘与国内重点高校及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以研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产品为目标,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
记者:展望2024年,如何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所在行业高质量发展?
柯潇: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其本质是培育当代先进生产力。我国坚持培育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有机会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从而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4年,康弘药业依然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创新药品来回答创新命题,努力冲破医学领域‘卡脖子’难题。当前,中国医药行业迎来了创新的最好时代,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康弘药业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比例近20%,并将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在中药创新方面,康弘药业一直把中成药的“守正创新”作为核心战略,致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科技进步,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中药新药——KH110(五加益智颗粒),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未来,康弘药业将继续整合国内外创新优势资源,在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抗体开发等医药前沿技术领域深入研究,围绕发病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案、市场前景广阔的老年疾病、慢性疾病等,不断推出临床迫切需要的高品质的创新产品,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