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边疆、岗仁波齐神山脚下、羌塘草原之上,有这样一群“追风逐日”的青年人,他们来自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用青春点亮、守护着青藏高原这片圣洁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用青春点亮祖国的边疆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西藏阿里光伏电站地处西藏自治区最西部,位于冈仁波齐神山脚下的狮泉河镇,这里常年空气稀薄,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全年降雨量少,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阿里光伏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国内第一座大型孤立电网电站。该电站并网即成为阿里地区的主力电源,极大缓解了阿里地区的用电紧张问题,储能系统与光伏电站配合,实现了水、光、储联调运行,让阿里地区12万多人民群众都用上了清洁电力。该电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藏的一项民生工程,为保证电站持续稳定运行国家能源集团每年将额外增加超400万元运营成本,以保障阿里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
在阿里光伏电站工作了4年的邓冰心说:“刚来的阿里时候还是挺苦的,严重缺氧,平时心跳都要100多次,睡不好,身体的关节会很酸痛,不过我心态比较好,不去想它,很快就适应了”。邓冰心眼里充满了责任感,“都说远在阿里,苦在那曲,总得有人来啊,每个人都离家很远,电站的同事都像家人一样”,阳光帅气的邓冰心笑着说,“保持阳光的心态,不去天天想着苦,就感觉不到苦了,这是我的小窍门,现在我在阿里、西藏都有家了”。
阿里光伏电站就是其中一个“家”,现在的4名青年员工都来自五湖四海,在这片占地约390亩的电站中,负责日常运维工作。
现在33岁的邓冰心已是龙源电力西藏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的负责人了,因为工作需要时常还会回到阿里光伏电站开展安全监督工作。2024年1月又一次回到了阿里光伏电站的邓冰心还是和当初一样带领着巡检小组,把场站所有设备巡视1遍。邓冰心对巡检小组成员进行最后的安全措施检查。“安全才能回家,工作前想想我们的家人,做好安全措施和落实“四不伤害”才能平安回家。”邓冰心一边检查安全措施一边说。“安全才能回家”是邓冰心每次工作前必说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用青春守护的不仅仅是公司的光伏电站,更是阿里、西藏,我们祖国边疆的光伏电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邓冰心笑着说。
用担当守护羌塘草原的希望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西藏那曲高海拔试验风电场2013年建成投产,是西藏地区第一座风电场,也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场,海拔4700米。青藏铁路在风机身旁蜿蜒盘旋,旋转的风机与飞驰的列车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新西藏的和谐美丽画卷。在一批又一批“青年捕风者”的守护下,那曲风电场见证着西藏的点滴变化。而周冲就是这么一位“青年捕风者”。
初次进藏刚下飞机,他就隐隐觉得头晕、头疼、喘不上气、晚上更是彻夜难眠……高原反应比周冲想象的更剧烈,但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告诉他不能就这样退却,这时的他也才刚过完26岁的生日。
“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作为青年一代,要是为了享受,我来西藏干啥呢?”初到龙源电力西藏公司报道的周冲这样说到。最后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周冲来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那曲风电场工作。
青年显担当,舍“小家”为“大家”。刚来那曲风电场的周冲,正赶上人员最缺乏的时候,因此他的休假“一拖再拖”,导致近两年未进家门一次。每当谈及家人时,他总面露忧伤但嘴角又带着一丝微笑的说到:“不知道父母在家里面怎么样了,虽然每天都会给他们打电话,但每次父母生病,自己未能在身边时总觉得自己没尽到儿子的责任。每次通话父母都很支持自己这份工作,让自己不要担心家里面,不要为他们操心,可是又能有几个儿女能做到呢?”
“我们集团是那曲聂荣县的定点帮扶单位,不仅有那曲风电场,还援建了希望小学,建设了聂荣保供光伏项目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多年来始终守护着那曲这片羌塘草原的‘希望’”。已是那曲3个场站负责人的周冲自豪的说。
正是他们“青年捕风者”的这份担当,让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的清洁能源项目不仅每年能够为西藏提供1500万度的清洁电力,惠及数以万计的藏族家庭,也见证并助力着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用责任托起“燃烧的太阳”
在海拔超过4800米的祖国西南边陲——中国尼泊尔边境的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繁星璀璨,银河如一条绚烂的光带横亘于苍穹之上,宁静而神秘。伦布岗日神山(藏语意为“燃烧的太阳”)下,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西藏萨嘎达吉岭光伏电站光伏板,在星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能让这些光伏板闪闪发光的是一名“95后”青年——杨晓宇。
“请相信我,保证完成任务。”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西藏萨嘎达吉岭光伏保供项目经理,杨晓宇向公司领导立下“军令状”。杨晓宇是95后,2016年参加工作,已经在西藏工作了7年。虽然主动接下这块“硬骨头”,但真正到了海拔4800米的“生命禁区”,他心里也打起了鼓。
从无到有,项目开工启动需要做大量工作。首先面对的是工队问题,内地施工队伍技术有保障,但绝大部分人员刚到工地纷纷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根本没法施工。时间一周一周地过去,不但工期没有进展,反而还要安顿高反人员返乡。
杨晓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保障进度,杨晓宇与现场经理密切沟通,招聘当地藏族工人,不会干就手把手教,干不好就一遍一遍练。虽然这些人员工作效率低,施工频频出现问题,现场施工人数也一度达到500余人,但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和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施工进度终于慢慢赶了上来。
解决了工队问题,后勤保障问题又被提上案头。工地离市区有30多公里,项目现场没水没电,为了让施工人员吃饱吃好,不影响施工进度,杨晓宇现场督办吃饭问题。冬天的萨嘎县因为没有游客,很多商店10月份就已关门,物资匮乏。“每顿饭必须要蔬菜和肉”,这是杨晓宇的底线。他想尽办法从几十公里之外的邻县采购白菜、土豆,从当地牧民家里收购牛肉。虽然条件艰苦、饮食简陋,但保证了现场工人的营养,也有效保证了工期。
现场一待就是4个月,作为在藏7年的“老员工”也无法适应超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频繁晒伤,脸上的皮蜕了一层又一层,体重下降20多斤。
施工进度逐渐正常,在漫长的4个月里,虽然当地藏族工人和内地工人语言沟通不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工序也多次返工,但是大家都非常团结。为了藏乡百姓能够度过温暖的冬天,为了祖国的边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劳作,工地上常常看到汉藏兄弟用手语沟通,不分你我、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这些在高原“生命禁区”无私奉献的青年建设者,共同托起了萨嘎“燃烧的太阳”。(夷健、亓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