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布局下一步工作?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表示,都江堰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运用李冰治水之“道”与智慧管理之“术”,“融”城乡“合”发展,“智”营城“慧”民生,聚焦“七个融合”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优化规划做强功能
加快推动“三个做优做强”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蒋蔚炜看来,成都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这一鲜明特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精准提出了‘七个融合’,制定了含金量十足的措施。”
在推进规划联动融合方面,蒋蔚炜认为,下一步要做好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优化以片区为单元的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用途留白。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强化“三区三线”管控,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等项目,保护好生态多样性。在统筹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方面,推动“天温都”高速路建设、成灌快铁公交化等,突出常住、产业、旅游、旅居“四类人口”需求,打通中心城区城乡融合的资源要素通道。
“关于功能融合,我们将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三个做优做强’。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先行村和重点村建设,争创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和省乡村振兴先进县。”蒋蔚炜表示,将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统筹“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深化与高新区、锦江区的结对联动。
推动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
更好地留住人才
推进产业融合共兴方面,都江堰将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其中包括,打造“天府粮仓精灌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引育头部型、平台型、成长型农业链主企业,做精青城茶叶、猕猴桃、川芎等“土特产”文章,抢抓预制菜、猕猴桃花粉新赛道,推动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天府好水”等绿色食品产业。
“推动人才融合互动,我认为城乡融合的重点,关键是如何把人才留住。”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用好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推动规划、科教、卫生、农技等人才组团服务和巡回指导,加强科创林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引导乡贤能人、“银龄人才”、专技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并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创新融合赋能
擦亮三遗之城品牌
“文化是都江堰的特色和优势。”蒋蔚炜提出,“我们将擦亮三遗之城品牌,服务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聚焦世界遗产文旅主轴,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玉堂窑、芒城遗址公园,建设主题博物馆群落。保护好1844棵古树名木,深化李冰、孙思邈、张大千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活化,联合青羊、郫都创建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培育农事体验、自然研学、星空露营、运动康养等业态,持续打造诗歌节、丰收节、采茶节等民俗节庆品牌。
在推进创新融合赋能方面,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破除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开展“五良”技术攻关,持续提升耕地容积率。畅通人口双向流动,引导就近城镇化,保障进城农民参加城镇社保、子女高质量就学等合法权益。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鼓励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混合增信,探索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治理为融合聚力,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将双向赋能。”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以“文明其精神”引领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