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刘明海,1971年出生于河南邓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总参书画创作院画家,中韩书画交流协会副主席,陈钰铭“水墨家园”创作室画家,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先后师从刘大为、陈钰铭、袁武、任惠中、史国良、王天胜、詹庚西、周秀清诸先生,主攻写意人物画,兼擅写意山水和花鸟画,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组织的大展上获奖或入展,被作为国礼赠送,被多家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碧水丹心绘深情
《瑞溪晋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巨幅青绿山水长卷创作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邓州人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情感,邓州人对于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尤其是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陶岔水库建设,更是有着无尽的感情。自1959年始,邓州倾全县30万青壮年之力,苦战八年,付出一百多人的生命,近三千人伤残,用最原始简陋的工具肩扛车拉,完成了陶岔水库的渠首建设,老一代人每每谈及这段艰难壮阔的历史,就会眺望远方,无线深情的述说那个火热的年代。那是邓州人民心上一段永远难以忘怀的辉煌记忆。
2019年4月,邓州人民迎来自己期待已久的喜事——邓州东站(高铁站)建设。借邓州东站建设之际,我与周大新先生、张志和先生等邓州籍在京文化名人一行,应邓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回到家乡,见证邓州高铁建设这一盛事,并研讨高铁站相关文化形象展示,提出了创作“邓州八景”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山水长卷”的设想,拟定由我主创这批作品,拉开了我为邓州市高铁站创作巨幅国画的序幕。
5月份正式确定了创作主题和方向,以及阶段任务时间表。我立即回乡进行了实地勘察和采风,走访各个景点,收集相关素材,拍摄资料,构思草图。几经易稿审定,最终敲定图样。于7月中旬动笔,至9月中旬首先完成“八景”创作,随即着手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山水长卷”的创作。
原计划10月份交稿,幸好因诸多因素时间顺延至12月1日。去掉裱画和高铁站安装的时间(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所以时间仍然非常紧迫。其间偶遇小痒发烧,也顾不上休养,至今犹记酷暑中挥汗如雨,强忍头疼,咬牙挺过。为赶时间,每天画到凌晨三四点,从酷暑到深秋,万籁俱寂,唯有虫鸣……。
绘画是超越语言的,画放在那里,胜过千言万语。家乡政府请我创作体现邓州历史文化的系列创作,是对我的信任。高铁建设是邓州人民的百年大计乃至千年大计,我有幸参与其中,是我的莫大幸福,自当倾力尽心,所以不论时间多么紧迫,我坚持稳中求进,绝不敢有半点草率。一个画家,他所创作的作品并不见得都是精品,但若心存应付一念,便一定创作不出佳作。自己的羽毛自己必须爱惜,不给自己留遗憾,更不能给家乡和政府留下遗憾。
2019年12月1日,邓州(高铁)东站如期开通,我应邀回邓州参加高铁开通仪式,在开通仪式上,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横贯二楼候车大厅前侧,高1.8米,宽度长达56米的巨幅山水长卷《瑞溪晋京》和《邓州八景》。前来的领导和嘉宾不由自主的流连大厅驻足观看,纷纷在大厅里与我的作品合影。其实,我在创作完成后,即匆匆送出装裱,之后就运回邓州,是故我亦未曾见过整体画面效果,至此终于得以一窥全貌。我很欣慰,我做到了,我没有留下遗憾,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附:“瑞溪晋京”山水长卷跋文
南水北调宏伟构想肇始于二十世纪中叶,中线工程始建于本世纪初,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全长1432公里丹清之水贯通南北,滋润着豫冀京津15.5万平方千米大地。忆往昔,邓州人民于1969年始,傾全县之力,30余万民工全力参战,八年间牺牲141人,伤残2883人,投资29.5亿元,仅靠人担、肩扛、车拉等简单工具,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渠首工程建设。
作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邓州人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光辉历史,弘扬渠首精神,开启新的征程,续写邓州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谨以此作献给为中线工程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建设者,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公元二零一九年金秋 刘明海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