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企业的不是对手,而是时代。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应用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实现弯道超车,是当前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
在6月8日于乌镇举行的2023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这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中长期发展趋势。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在峰会现场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当前,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化“双转型”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必选题,也给供应链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与挑战。施耐德电气作为先行企业,在直面挑战的过程中不仅运用了领先的数字化技术,积累了深厚的绿色经验,还凭借自身优势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共同迈向高效和可持续。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
供应链面临四大挑战
近期,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供应链洞察报告《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全面呈现当前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汇聚来自领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企业迈向一流供应链提供目标和路径指引。
张开鹏出席了该报告的发布会,并指出,随着全球整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以及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的涌现,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外部风险剧增,例如突发性事件加剧供应链波动,产业升级对传统供应链带来冲击,客户需求变化导致供应链供需失衡。其次,内部管理效率亟待提升,以应对提升供应链韧性所带来的建设成本,和企业规模扩张给供应链运营带来的复杂性。再次,生态圈协同难度加大,生态圈透明性、协同性仍显不足。最后,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政策与市场减碳压力不断增加。
张开鹏表示,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最终比拼的是运营效率。因此,四大挑战对供应链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环境对供应链的敏捷和韧性要求提高了,生态圈的协调难度也相应增大了。供应链涉及到上游企业,甚至上游的上游,任何一环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体供应链缺乏快速应变的能力”。因此整个供应链的同频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先行者如何应对?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施耐德电气早在2002年便将可持续纳入企业的核心战略;2005年,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将可持续融入业务的方方面面。为加快端到端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在3年前推出了STRIVE战略,即更可持续(Sustainable)、更可信赖(Trusted)、更有韧性(Resilient)、更智能化(Intelligent),更高效和敏捷(Velocity and Efficiency)。正是依托STRIVE战略,施耐德电气不断强化创新型敏捷供应链的建设,并于2023年登上Gartner全球供应链排名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