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文化是根基,没有文化振兴,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文化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近年来,彭州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攻坚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园、休闲观光带、特色小镇、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改造、大地景观再造等为载体,按照彭州地理特点推动乡村振兴。
昌衡村是辛亥元勋四川都督尹昌衡的故里,地处彭州市九尺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干净整洁的乡间绿道四通八达,川西林盘和乡间民居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种满了茄子、豆角、辣椒等农作物,绿油油的水稻一片连着一片。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不仅仅是农作物,还有各种有关“爱国文化”“昌衡文化”“孝道文化”“渔家文化”“农耕文化”的标语,沃田与水系自然交叉,农耕文化与昌衡文化交相辉映,无不彰显社区治理的清洁美、整齐美、布局美、家风美。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伟大创造,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昌衡村以“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为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昌衡文化资源和底蕴,建设昌衡故居、昌衡书院等,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实践活动,用尹昌衡家规家训启迪、教育、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依托尹昌衡家风打造朴实民风。
2023年2月,昌衡村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聚焦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上,昌衡村以“文化”为切入点,以传统家风为突破口,确立发展规划与定位,实现昌衡红色资源优势转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村民的收入致富提供保障,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自治+德治+法治"的治理机制,增强村民认同感,提高参与度,建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谐宜居乡村。
下一步,昌衡村将依托昌衡故居对外开放及每年几类活动的开展和昌衡书院的影响力,结合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留得住“乡愁”的新昌衡。
昌衡村党委书记尹虹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昌衡文化,由四川大学研究学院作为一个技术支持,开展亲子游和国学的研学,把昌衡故居和昌衡书院作为一个承接点,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昌衡,了解传统的家风和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继续发展集体经济,挖掘村里的能人,借助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以及抖音直播来发展,持续将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推动昌衡村乡村振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