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凝智慧
展评促成长
成都市第四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在成都立格实验学校成功举行
双特等奖
成都市第四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分别荣获
小学组和中学组特等奖
这个奖的分量有多重呢?
它是成都市教科院
组织规格最高,评审最严谨,含金量最高的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现场展示比赛
参与比赛的各代表队
都是从成都市23个区市县中
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小学组有23支代表队
中学组有21支代表队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的师生
能荣获双特等奖
既展示了学校的实力
也体现了学校在以实践育人为抓手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成果
2023年5月19日上午9时,成都市第四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开幕式在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本次展评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协办。
担任本次展评活动的专家评委分别是成都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小融教授。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芳芳教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办公室主任朱雪林。成都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成都大学副研究员、四川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张艳研究员。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佘勇博士。江油市教育发展中心三名工作室负责人、劳动与综合实践教研员王丽君老师。
参与开幕式的嘉宾有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育学会劳动与实践教育分会理事长、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党委书记高志文校长;成都市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员肖慧老师;成都市综合实践教研员李梦玥老师;双流区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员凌远富老师;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杨成根副校长;以及成都市23个区市县的44支中小学参赛代表队,共计300余人参与本次展评活动。
本次展评活动开幕式由正高级教师,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罗晓章副校长主持。
开幕式上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高志文校长致辞,高校长回顾了学校20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历程,学校长期致力于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推进基础教育教育学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在我校常态、有效和深度实施,学校构建了三段六环教学模式,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都市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员肖慧老师在开幕式时提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深远的战略性意义,感叹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在探索基础教育教与学方式变革所做出的努力,肯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发与实施探索中取得的可喜成绩,为全市乃至全国做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分为小学赛场和中学赛场进行比赛小学赛场23支代表队成果展示
精彩纷呈
小学赛场
由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彭宇老师现场执教,成都立格实验校附小2017级学生蒋雅馨、黄怡丹、胡育山、徐梓涵、王芷茹、蒲美臻等同学参与的《探秘景泰蓝,传承非遗文化》的主题汇报代表双流区小学组展示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荣获特等奖。
景泰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作为小学生,如何传承景泰蓝文化呢?
前期学生通过了解景泰蓝历史制作工艺,积累景泰蓝的相关知识。通过查阅知网文献,探究解决方法,确定工艺步骤。经历初试失败,遇到瓶颈,观看视频,问题解决,深入探究,攻克一个个难题。
过程中,学生们受到匠人们追求极致的精神的启发,越挫越勇,不仅了解了我国传统非遗文化,还锻炼了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组有21支队伍参与展示精彩程度与小学组可谓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中学赛场
由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初中部张淼玲老师现场执教,2025届6班钟阳、2025届12班赵萌昱、邹静雅、朱蕊和陈浩霖5位同学参与汇报的《羊肚菌平台种植营养供给的影响因素探究》代表双流区中学组进行了展示比赛,展示成果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特等奖。
参与本次汇报展评的同学来自新一届的七年级学生,同学们在学习往届师哥、师姐的经验之上,亲自参与了种植、体验、观察、记录和维护。
在维护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营养袋被老鼠偷食,营养袋、土壤严重发霉。
在收获的时节,由于营养袋被老鼠偷食,以及营养袋和土壤里面霉菌大量繁殖导致羊肚菌生长营养供给不足产量急剧下降。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羊肚菌平台种植营养供给的影响因素探究》,设计方案并开展探究。
小学赛场和中学赛场展评活动结束后集中在多功能厅进行了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
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小融点评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十分复杂,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付出很多,但同时也很有价值。李小融专家见证了这几年综合实践活动的进展,提到活动的开展就是推广的过程,每次活动都影响深远,很有意义。他谈到虽然今天看到了很多精彩的展示,但为了继续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课程化的进程要把握住方向,要走精细化的道路,活动开展可以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注意常态化的开展,参与的程度。
第三,选题应广泛,注意融合学科时应体现综合实践的内容和目的。
第四,在数据时代,应注意数据化资源的应用。
第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一定要参与到活动当中。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办公室主任朱雪林在点评中提到,本次成果展评活动体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老师和孩子们善于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以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这些成果都是孩子在学习、在家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将这些真实问题转化成课程资源;
第二,今天的展评活动呈现出丰富的实践方式和多样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出孩子的自主性;
第三,充分挖掘学校周边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转换;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学科融合。
在跨学科背景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价值显著,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形式与内容,还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更充分发挥系统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发展。
作为教师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开积极的探索研究、突破课堂局限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科教学的整合效率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