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乡村振兴翔安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会上“天津大学乡村振兴翔安工作站”正式揭牌,以产学研融合乡村建设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积极推动地方乡村振兴工作。
据悉,工作站的设立以及此次论坛的举办,都是翔安区与天津大学携手合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校地共建模式的一次全新尝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出了翔安乡村振兴“12个一”行动,合作内容覆盖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将为翔安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乡村振兴翔安发展论坛现场
在合作签约现场,翔安区与天津大学对外发布了“12个一”行动计划。“12个一”行动包括共建一个乡村振兴工作站、举办一场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完成一个乡村振兴重点课题、推进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培训一批乡村振兴人才、推广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挂职一批博士硕士人才、举办一系列乡村振兴活动、设立一支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一批行政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建设一个数字乡村试点、争创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区”。涵盖从启动、推进到最后取得成果的全过程,也涵盖了培育人才、基金设立、数字建设等具体举措,为未来积蓄更强动能。
此次双方的合作,在校地之间打通了一个全新渠道,促进包括人才、产业、文化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产业“联兴”、人才“联合”的效果。
双方合作的载体将基于实体乡村振兴工作站——未来大学师生可以在这里长期驻点,后期建设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扎根在翔安的土地上,打造长效性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平台。
天津大学乡村振兴翔安工作站授牌仪式现场
当天,专家们围绕校地合作、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关键词,就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再深入进行了深入交流,也为翔安乡村振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更多的专家将通过这条新渠道投入到翔安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依托天津大学与法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共建的“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组建由中法高级别专家构成的智库团队,深入研究和挖掘翔安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特色,联合开展规划设计、决策咨询等智库合作项目。
未来,翔安区还将与天津大学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翔安样本”,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的形式,促进多边交流,在更高的站位、以更宽广的视野提高翔安乡村振兴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