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辽阔的草原上,活跃着一支勤恳踏实、忠诚职守、勇于担当的输气管道建设队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打赢疫情攻坚战,耐风沙,战严寒,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圆满完成输气管道保供运行任务,为了保障首都的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他们就是北京管道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鄂尔多斯作业区的工人们。在这全国上下开工复产之际,鄂尔多斯作业区全体员工摩拳擦掌,以高涨的热情、高昂的斗志,迎接新的火热生活和各种挑战,为服务民生、服务国家各项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集体力量。
(图为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的鄂尔多斯作业区)
强基固本建铁军,奋力开拓迈阔步
鄂尔多斯作业区所辖380公里管道横跨鄂尔多斯市,负责接收上游红墩界压气站来气,输送至下游托克托作业区。这支输气铁军日夜守护在新生的“陕京四线”上,践行国家管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首都的温暖和蓝天,恪守着公司“奉献陕京,保证首都”的理念,把温暖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
鄂尔多斯作业区按照内蒙古分公司工作部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好每一项安全生产目标。在工作之余,员工们持之以恒学习,力求不断提升作业区人员素质,加强作业区核心竞争力,向着公司实现标准化站队的目标不断奋进。
2022年,鄂尔多斯作业区直面疫情的突袭,由党支部牵头对疫情严防死守,最大程度的消杀病毒,不放过任何角落。工作上各专业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好作业区工作内容,按照疫情风险情况和作业区员工健康实际分配开展工作。他们在战胜疫情的同时,全力确保了作业区的安全生产。经历疫情大考后的员工们不但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安全生产责任,而且进一步锤炼了精神意志,能够以更加坚定地信念呈现铁军姿态,从而团结一致、斗志昂扬的向更多未知因素发起挑战。
鄂尔多斯作业区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战斗力,是因为全面推行辐射了管网集团的铁军文化建设。在党支部的直接组织指导下不断加强铁军建设,作业区的每个人迅速由“家的思想”转变为“军营思想”。按照日程表和纪律要求,员工们每日起床点名列队、出操跑步、叠“豆腐块”、喊特色文化口号,以军人一般的姿态和面貌面对一天的工作生活。正是不断的将精神抖擞和意志坚定常态化,作业区才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
(图为铁军文化活动中的踢正步环节)
精神的强大来源于个人高度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作为基层生产运行单位,保障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因此细化安全生产责任、风险和措施,形成安全环保责任书,成为拆分全年安全工作的途径,也确定好每位员工工作上的底线和红线。同时,作业区员工严格按照自身周期性工作大表进行实际工作,认真学习集团公司不断下发的新标准新要求,确保工作内容的严谨性和灵活性“两手抓”。他们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和铁军文化建设,扎根于鄂尔多斯草原,人人乐做陕京管道坚定可靠的“守望者”。
迎难奋战创佳绩,靓丽青春显丹心
基层站队是国家管网集团的基本单元,平时的工作朴实无华,但不可或缺。当下中华民族正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寻求国家之崛起,而管网集团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与规划,旨在于建设“全国一张网”,为中华儿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注入能量。作业区的安全平稳运行是决定管网通达的根本,维护压气站的管网铁军也就以无数小担当指明了大方向。
(图为年轻员工检查设备情况)
冬去春来,草原上万物还未复苏,鄂尔多斯作业区的机械与管道却一直运转,员工们始终奔走于管道之间,为草原添上了诸多活力。无论是生产组日复一日冒着风雪的巡检和设备维护,还是线路组在零下二十几度在冰冷的土地上踏线,这些工作是坚守与实干的最好证明,也是保障好管道安全运行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
鄂尔多斯作业区有一半员工的年龄在30岁以下,他们放弃在大城市享受安逸繁华的生活,其朋友同学都留在了城市中工作,只有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受得诱惑,驻守在空旷广袤的大草原,几乎与世隔绝,却仍毅然决然的留在了这里,因为国家的运转总需要有人奉献。在他们这一代人需要承担国之重任之际,他们站了出来,接过上一代的接力棒,脚踏实地的漫步于压气站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蜕变成为管网铁军,为自己能够承担保障首都的重任感到由衷的自豪。
心境决定行动。鄂尔多斯的管网铁军们步履艰辛,却毫无怨言。幽静辽阔的大草原,一点光亮独自闪耀的压气站,使得千里之外的首都灯火阑珊,这也是每一位管网人努力的意义。他们不追求站在聚光灯下,却以自身奉献和行动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平稳运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留存于管网人心中最大的价值取向,也让他们走出的每一步都变得坚定、稳重。
党建引领活全局,勇挑责任行路远
如果说生产运行工作是是管道业的直接表现,那么优秀的党建可以反映出管网人强大的内在。出色的党建工作可以帮助员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站位,更好的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夯实自己的内心。
安全重于泰山,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责任。因此,作业区总结出了自身的特色口号:“海拔高标准更高,草原美站场更美。”“海拔高”意味着作业区环境艰苦,可能会经常有风吹雨打,可能会缺少人烟,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明。因此,作业区的工作标准也会不断提高,紧紧围绕管网“打造高效服务品牌”,向着集团公司推进“五位一体”标准化建设努力。尽管作业区的隔壁就是“4A”级景区苏泊罕大草原,他们却坚持“安分守己,苦干实干”与充满活力,与浪漫的大草原的风格截然不同。内蒙古分公司注重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的“三基”工作,而作业区的每个人脚踏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持之以恒学习,以勤劳苦干压实自身工作,让站场充满了劳动的光荣,这使得站场比草原更有“内在美”。
(图为员工在线路上的沙漠段)
人是作业区的根基,如何提高员工们的凝聚力,进而发挥每个人的特点,这是作业区党支部的关键课题。
作业区党支部按照集思广益、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提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择优落实。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与群众在作业区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他们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从而升华思想,进而强化个人内在,提升工作标准,使得党建生产深度融合。同时,重在平时营造家庭氛围,通过交心谈话,进一步拉进作业区团队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营造作业区融洽浓厚的工作氛围。为凝聚员工力量推行“两议两公开”制度,即支部工作事项集体讨论研究,由支委提议、全体党员商议,将议事过程公开,议事结果公开。让作业区的工作事项透明化,让每一位员工当家做主。鄂尔多斯作业区在公司掌舵人的带领下,按照大方向大纲领凝聚不断提炼优化自身的的特色党建文化,从而强化员工内在,激发员工活力,保障员工幸福,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奋力划桨,让公司向着高质量发展飞速起航。
(图为作业区员工为祖国母亲庆生)
近年来,鄂尔多斯作业区始终发扬“甘于奉献、忠于职守、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蒙古马品格,在铁军文化的引领下,脚踏实地的工作。
鄂尔多斯作业区的员工间,有久经沧桑的老人,也有活力十足的年轻人。他们平日里也饱含感情,或是扫雪时童真的笑容,或是为安全生产争执时的倔强,又或是工作受挫的悲伤。但他们的志向和目的却是单纯而统一的,就是保障管道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为此,他们愿意在草原奉献自己的身心,愿意在能源业挥洒自己的感情,愿意扎根于草原守望,承接起铁军担当。作业区的员工们汇聚在一起,以铁军文化筑起钢铁品格,以家的氛围构成温暖集体。在这个小家后,有无数的大家庭,享受着温暖,沐浴在首都的蓝天之下,这就是基层的意义,更是基层的可贵。
曾经驻守于基层的人们,冲锋于第一线,书写了大国发展的历史。鄂尔多斯作业区作为当今的基层单位,必将秉承奉献文化,发扬斗争精神,把人生的轨迹刻印在草原上,为华夏子女崛起的未来不断贡献强大的团队力量。(张琛 文/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