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经验:系统性防治模式成效显著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院长金力坚教授详细介绍了“赛马会幼童健齿计划”的实施成果。该计划自2019年推行以来,已覆盖全港80%的幼儿园。在2019至2022年间,为超过115,000名儿童提供牙科服务,完成逾192,000次口腔检查,并为超过153,000颗蛀牙提供231,000次安全有效的氟化氨银治疗。
“通过系统性干预,参与学童的蛀牙盛行率在三年内从38%显著降至31%,平均每名儿童的蛀牙数下降20%。更重要的是,整个服务过程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或不良反应,家长和幼儿园的满意度超过90%。” 金力坚教授表示。该计划还通过家长讲座、教师培训及儿童工作坊,构建了“家-校-医”联动的口腔健康支持网络。同时,项目亦强调儿童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及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通过家校协作培养稳定的口腔卫生习惯。

湾区合作:香港经验助力深圳口腔防治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病防治中心的吴敏主任指出,香港的成功经验为深圳及湾区城市的口腔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她介绍深圳市卫健委推出的两项全新举措——《深圳市孕产期口腔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与《深圳市0-6岁儿童口腔保健项目实施方案(2024-2030年)》。这两项方案最初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起草并牵头实施,致力于构建“从生命起点到学龄前”的全周期口腔健康防线。

“香港的成熟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参考。我们将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口腔健康服务的标准化与普及化。”吴敏主任强调,深圳计划到2030年实现60%孕产妇口腔健康检查覆盖率,并为85%以上的0-6岁儿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
未来展望:共建湾区口腔健康平台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院长金力坚教授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湾区医疗卫生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学院将以深圳为起点,拓展与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合作,共同搭建“湾区口腔疾病防控协同发展平台”,推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合作平台亦将加强面向公众的口腔健康教育,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及规范刷牙方法等科学预防理念。
金力坚教授亦提到,香港与深圳当前采取的“以预防为核心”的公共卫生策略,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口腔卫生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所强调的方向高度一致。他指出,该战略强调未来十年全球口腔健康工作的重点在于强化预防、改善口腔卫生,并积极应对影响口腔疾病的社会与商业决定因素,这与湾区正在探索的合作路径十分契合。

此次合作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口腔健康事业迈入新阶段。未来,各方将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将香港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城市,共同守护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