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面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水平,10月30日下午,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特邀江北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在医院十楼会议室举办“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班”。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参训医务人员系统掌握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规范操作要领,为患者和公众的生命安全筑起更加坚实的防线。

培训伊始,江北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从“生命的黄金四分钟”这一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心脏骤停的识别与急救流程。讲师指出,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危急的突发情况之一,若在四分钟内未进行有效抢救,将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不仅是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讲师结合大量临床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脏骤停的早期识别要点、呼叫救援的规范流程,以及徒手心肺复苏(CPR)的关键环节。从判断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的部位与深度,到人工呼吸的频率与节奏,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示范与讲解。讲师反复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成功复苏的关键,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同时要注意按压与放松的节奏,确保血液循环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持。

在AED操作教学环节,救护师详细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工作原理与适用场景。AED是一种能在心脏骤停时,通过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是公共急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讲师现场展示了AED的启用步骤: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执行电击→继续CPR,并提醒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环境安全,确保在电击时无人接触患者。随着AED语音提示的播放和模拟训练仪器的反馈,学员们逐一进行实际操作,从拆封设备、贴附电极片到按下电击键,每个动作都力求规范、精准。

理论学习结束后,现场随即进入实操与考核环节。医务人员分组进行心肺复苏与AED使用的模拟演练,讲师逐一指导并纠正动作要领,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判断—呼救—按压—除颤”完整救护流程。
培训现场气氛紧张而专注。参训学员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从按压频率的掌控到换气动作的配合,都力求符合标准要求。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学员们逐渐形成了肌肉记忆,提升了在真实突发场景中的应急反应能力。最终,所有学员顺利通过现场考核,获得由红十字会颁发的“CPR+AED应急救护证书”。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学习,更是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的医务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心肺复苏的科学原理与标准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今后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将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施急救,真正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作为专业医疗机构,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始终高度重视职工的应急救护培训与能力建设。本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全体员工的应急处置水平,也进一步强化了医院“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未来,医院将持续推进此类应急技能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鼓励更多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救护技能,构建起覆盖全院、辐射社会的“生命安全防护网”。

生命无价,急救为先。一项技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一次培训,可能点亮无数希望。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将以此次CPR+AED培训为新的起点,把“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日常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更多人了解急救、掌握急救、敢于施救,让“人人会急救”的理念在甬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