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见的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因在广东地区高发而被冠以“广东瘤”之称。对于罹患鼻咽癌的儿童而言,传统的儿童放疗曾是一道残酷的选择题:治愈疾病,往往需要以牺牲部分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如今,一场以质子治疗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正致力于将这道选择题变为历史,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既能根除肿瘤、又能守护未来成长的崭新路径。
成长的困境:当“广东瘤”阴影笼罩童年
鼻咽癌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也有可能罹患此病。然而,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传统的儿童放疗手段可能会导致生长停滞的不良后果。
传统放疗如同穿透力极强的子弹,在治疗鼻咽癌时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周边组织,这常常会导致长期后遗症,如口干、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神经损伤等。
疾病痊愈的喜悦,有时会被这些伴随一生的困扰所冲淡。
质子治疗给出的答案:毫米级精度下的“生命保卫战”
质子治疗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儿童放疗这场“生命保卫战”的博弈规则。
质子治疗的核心技术在于“布拉格峰”效应——质子束在进入人体后,入射能量较低,犹如一名沉稳的潜伏者;直至抵达预设的肿瘤深度时,才会瞬间释放能量,形成尖锐的剂量高峰,随后能量戛然而止。
这种“指哪打哪”的特性,使得医生在制定方案时,能够游刃有余地避开那些关乎孩子未来发育的关键组织和器官:保护唾液腺,意味着孩子能保留正常的味觉和吞咽功能;保护颞颌关节,意味着孩子的面容能够正常发育;保护耳蜗和听觉神经,意味着孩子能清晰听见世界美好的声音。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治疗理念从“生存”到“生活”的深刻演进。
希望的见证:临床中的生命回响
质子治疗应用于儿童放疗的优越性,最终需要临床疗效来印证。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这样的案例正不断涌现。
一位11岁的鼻咽癌男孩,在接受质子治疗仅8次后,影像复查显示肿瘤已消退过半。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整个治疗期间,他并未出现严重的口腔黏膜炎和吞咽疼痛,食欲和精神状态都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他在抗击肿瘤的同时,依然保有一个孩子正常的快乐与成长。
除鼻咽癌以外,在涉及其他肿瘤的儿童放疗临床实践中,质子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验证。一位名叫琳琳(化名)的4岁患儿,因髓母细胞瘤需要接受质子治疗。在广州泰和,琳琳顺利完成治疗,三个月的复诊结果显示,她不仅肿瘤控制良好,身高、体重正常增长,智力发育和内分泌功能均未见异常。
温暖的实践:技术背后的“护航者联盟”
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先进的质子设备只是基石,真正让儿童放疗温暖落地的,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护航者联盟”。
医学物理师团队在由知名专家李左峰教授和郑沅水博士的共同率领下,恪守“Trust but verify”(信任,但需审慎核对)的信条,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治疗计划并反复优化,确保精准无误。在治疗实施中,放疗技师团队对每个照射野都会进行KV或CBCT影像验证,以保证治疗的精准。
对于难以配合的低龄患儿,麻醉科主任李雅兰和她的团队秉持麻醉必须精细化和精准化的原则,能让孩子在1分钟内安然入睡,治疗结束后轻拍即醒,整个过程无痛、无恐惧。
贯穿全病程的个案管理师更是会像亲人一般陪伴左右,协调处理各种事务,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正是这支团队的精诚合作,将冰冷的技术转化为了有温度的生命护航。
对无论“广东瘤”还是其他肿瘤的患儿来说,质子治疗在儿童放疗领域的应用,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凭借这种先进技术,广州泰和温柔而坚定地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明天。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生命价值最深切的尊重与礼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