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公众的假币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维护人民币信誉与金融秩序稳定。近期,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嘉兴分行聚焦特殊群体需求,开展多维度、精准化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活动,为群众“钱袋子”筑牢安全防线。
进校园:萌娃学反假,筑牢“第一防线”
分行营业部走进嘉兴市秀洲区实验小学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小课堂”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真假币对比、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小学生普及人民币防伪特征、假币识别技巧及遇到假币的正确处理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化身“反假小宣传员”,通过“小手拉大手”将知识传递给家人,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进商户:网格强技能,守好“收银关口”
商户收银员作为现金流通“第一线”人员,其识假反假能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与市场资金安全。南湖支行组织工作人员走访周边商户,发放印有人民币主要防伪标志的宣传折页,结合商户日常收款场景开展现场教学。通过“一看水印、二摸凹凸、三听声音、四测特征”的直观方法,详细指导商户识别水印、安全线、光变油墨等公众防伪特征,并普及假币发现后的处置流程,强调依法上交假币的重要性,同时推广点验钞机使用,提醒商户定期升级机具,切实提升网格内商户识假能力。
进菜场:对面讲解,守护“摊位钱袋”
桐乡支行工作人员深入桐乡西门菜场,针对菜场摊贩开展“一对一”反假知识宣传。现场,工作人员向客户讲解反假货币等人民币现金知识、真伪人民币的鉴别方法、发现假币的处置方法及假币犯罪的典型案例,帮助摊贩深入理解假币危害与相关法律法规,手把手指导识别技巧,有效提升摊贩防假意识与识假能力,引导其远离假币侵害,守护自身经营财产安全。
进社区:银发护平安,聚焦“重点人群”
海宁支行组建宣传小队走进社区,重点面向老年人、宝妈等易受假币侵害的群体开展宣传。工作人员手持真币或反假宣传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光变油墨、隐形面额数字、水印、安全线等主要防伪特征,让居民们直观感受人民币上的鉴别点。同时鼓励居民提出疑问,并提供专业处理建议,如“收到假币怎么办”、“怀疑收到假币如何处理”等问题,消除公众疑虑,鼓励居民将反假宣传折页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进企业:实操教技能,织密“防护网络”
海盐支行摒弃“泛泛而谈”模式,力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入企业内部开展宣传。工作人员以“手把手实操教学”为核心,利用真币现场演示假币鉴别技巧,并指导企业员工亲手触摸、观察人民币,重点针对光变油墨、凹印手感、水印、安全线等关键特征进行比对和识别,确保企业人员真正掌握实用的辨别技能。此外,支行还在企业财务室摆放宣传折页及防伪特征速查卡片,方便企业员工日常参考,并与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指定专属客户经理作为后续反假咨询联络人,为企业提供持续支持。
进农村:站点建阵地,打通“服务末梢”
平湖支行依托农村金融服务站,打造反假货币宣传固定阵地,在站点内设置反假币宣传角,摆放防伪特征手册、假币识别指南等物料,营造沉浸式宣传氛围;嘉善支行则在麟溪村村委文化中心设立反假宣传咨询台,悬挂醒目宣传横幅,主动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讲解新版人民币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光彩光变数字、雕刻凹印等主要防伪特征,并通过实操演示,手把手指导村民识别假币,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反假能力。
据统计,此次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期间,嘉兴分行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2场,覆盖群众超4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嘉兴分行将总结宣传经验,持续深化反假货币知识普及工作,以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为构建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贡献金融力量。(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嘉兴分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