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不断强化立德树人“共同体”意识,构建基于“五育融合”的“一体五翼八化”“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一体建构,创建“三全育人”成长平台
1.建立“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纵向贯通,强化学校—系部—班主任—教师多主体育人功能定位。横向联通,推动教学—管理—服务—实习多领域育人协同共鸣。深度融通,完善制度—文化—队伍—课程多要素育人兼容共生。
2.建立“五育并举”评价体系。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施成长性、过程性评价,催生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合理制定评价程序,注重评价结果运用。
(二)五层共进,创设“三全育人”鲜活情境
一是课程思政,营造向上育人氛围。聚焦课程建设,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教师队伍“主力军”三大关键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二是管理赋能,激发内生行动自觉。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实行督查通报制度。每日一检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总结,学生在校时时、处处、事事都有管理。三是活动载体,打造鲜活生动场景。打造激情教育,大力推进美丽校园、向上校园、活力校园、智慧校园“四个校园”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四是协同共育,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构建家校互动共建育人机制,实施“主体共育、方案共建、成长共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社会参与多样化的立德树人共同体。五是文化铸魂,努力培育时代新人。凝练办学文化,秉承崇德 尚技校训,为学生终身发展赋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三馆六园八中心一广场两长廊”文化育人景观。
(三)八化特色,创优“三全育人”内容形式
每月活动项目化,制定“月活动”项目化清单。
重大节日主题化,重大节日开展主题化教育活动。
升旗仪式思政化,通过每周升旗仪式,进行系列思政教育。
学生管理自主化,成立学生会,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
安全教育常态化,筑牢安全防护意识。
法制教育情境化,以案说法,打造法治教育园地。
社团活动个性化,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十星评比制度化,开展最美中职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十星评比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三、实施成效
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培养了抗洪小英雄丁立杰、江苏省十佳青年项嘉威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近三年11个班级获得省级荣誉,2个市级周恩来班,30余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学干、优秀学生称号。综合育人评价平台助力学生多元发展,学生就业率高达98.8%。
教师育人水平持续增强。建成2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引领德育队伍发展。在省级思政教育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屡获佳绩,获省特等奖2个,省班主任能力大赛1金1银1铜,育人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德育工作成果丰硕。2022年度获评全省“三全育人”典型中职学校。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示范课堂、“三全育人”典型工作案例、德育特色案例评选中均获奖,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大满贯”的学校。
四、经验启示
“三全育人”是全员工程。要建立全员育人理念,没有无关的人、没有无关的事,形成全员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全育人”是全程工程。要把“三全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
“三全育人”是全方位工程。要汇聚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合力,构建大德育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局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