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有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医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王玉英。她六十余载如一日,深耕女性不孕症的研究与治疗,为众多渴望成为母亲的女性实现了生育梦想,被患者们亲切地誉为“送子观音”。
王玉英教授医术精湛,擅长治疗妇科领域的疑难杂症。许多在其他医院辗转治疗却效果欠佳的患者,在她的精心调治下,病情都得到极大改善。在不孕不育的治疗方面,她积累了丰富经验,声名远播。
如今,年逾七旬的王玉英教授,依旧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定期出诊。她的电脑里,密密麻麻地整理着大量的医案;手机里,满满当当存着患者调理后成功怀孕、喜当妈妈的分享,每一条都承载着生命的喜悦与希望。
诊室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那些试管移植屡次失败、饱受宫腔粘连、卵巢功能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折磨的患者,带着破碎的梦和满心的期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她们向王玉英教授倾诉着内心的痛苦与压力,王玉英教授总是耐心倾听,以她的精湛医术为这些家庭圆梦。面对诊室墙上挂满的锦旗和诸多荣誉,王玉英教授始终谦逊如初,她说:“人民的医生为人民,这是我毕生坚守的信念。”
医学上,对于育龄妇女有明确的不孕界定标准:若结婚满1年及以上,夫妇正常同居,男方生殖功能无异常,且未采取避孕措施却始终未能受孕,这种情况被定义为原发不孕;要是妇女曾有过孕产经历,之后间隔1年以上,同样不避孕却未再怀孕,则称为继发不孕。而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首推输卵管及盆腔疾病,排卵异常也较为常见,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都在此列。
01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中医对不孕的认识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的《易经·爻辞》,其中“妇孕不育”“妇三岁不孕”等记载,是不孕不育的最早文字记录。《诸病源候论》设“无子”专条,深入探讨病因;《千金方》将不孕细分为“全不产”(类似原发性不孕)与“断绪”(相当于继发性不孕)。
中医认为,受孕需男女双方肾气充盛、天癸如期而至、任脉通畅且冲脉气血充盈,女子月经按时来潮,男子精液充足且适时排泻,两性交合方能摄精成孕。导致女性不孕病因多样,多因肾虚、肝郁、痰湿、血瘀、湿热,这些因素或使子宫失于温煦、胞脉失养,或致冲任失调、胞脉阻滞,影响精卵结合与胚胎着床,为中医治疗女性不孕奠定了理论基础。
02 不孕症的辨证分型
以下类型的不孕症是王玉英教授根据实际临床进行具体分型:
脾肾两虚型
脾肾两虚型不孕症,此类型患者多因脾肾阳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胞宫失于温煦濡养而难孕。治疗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旨在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恢复脾肾功能,使气血充足、冲任调和,为受孕创造良好条件。
肝郁肾虚型
肝郁肾虚型不孕症,是王玉英教授临床分型之一。肝主疏泄,肾主生殖,肝郁则气机不畅,肾虚则生殖功能减退,二者相互影响致不孕。治疗选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为主方,疏肝理气、滋肾调冲,使肝气调达、肾气充足,冲任气血通畅,从而增加受孕几率。
痰瘀互结肾虚型
痰瘀互结肾虚型不孕症,在王玉英教授的临床分型中较为常见。痰湿内生、瘀血阻滞,与肾虚相互交织,影响胞宫功能。治疗以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燥湿化痰、活血通络,同时兼顾补肾,改善胞宫环境,促进精卵结合与着床。
湿热郁结型
湿热郁结型不孕症,是王玉英教授依据临床实际划分的类型。湿热之邪蕴结下焦,阻滞冲任胞宫,导致不孕。治疗采用清热利湿药配以清热解毒药为主,清除体内湿热之邪,恢复冲任胞宫的生理功能,使气血通畅,为受孕提供有利条件。
寒凝血瘀型
寒凝血瘀型不孕症,在王玉英教授的临床辨证中不容忽视。寒邪凝滞,血行不畅,瘀阻胞宫,影响受孕。治疗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方,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使寒邪得散、瘀血得化,冲任胞宫气血调和,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肾虚血瘀型
肾虚血瘀型不孕症,是王玉英教授临床分型的重要类型。肾虚则生殖功能低下,血瘀则胞宫气血不畅,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不孕。治疗以大剂量活血药物为主,并根据月经不同时期配以不同补肾药物,活血化瘀、补肾调经,改善胞宫气血运行,促进受孕。
在实际临床中,单一证型的不孕症患者少见,多存在多种致病因素、符合多个证型。治疗时需依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主证型,其余作兼症灵活加减用药。若患者月经(期、量、色、质)异常,月经第2、3天查性激素六项;分泌物(量、色、质)异常,及时做多项检查,明确病因后调整方案,必要时配合西药。
王玉英教授指出,中医药治疗不孕症,重在祛邪扶正、调脏腑、理气血、和阴阳,促进生理机能恢复。很多原本“不孕”的女性,在中医药的调理下成功怀上第一胎后,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后续怀第二胎往往就会更加顺利、正常,这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的独特优势。
03 王玉英教授验案举隅
患者,女,29岁。11月23日初诊。结婚7年,备孕13个月未成功受孕。月经周期29天,经量多、色红有血块,持续约1周,初潮起痛经严重,热敷可缓。7月超声查出2.2cm×1.7cm子宫肌瘤,术后经量仍多。10月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分泌物也无异常。平素怕冷、受凉易腹泻,配偶精液正常,现嘱其月经第2天查性激素六项。
处方:小茴香10g,干姜3g,制元胡10g,制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制没药3g,川芎10g,当归12g,肉桂3g,赤芍10g,党参15g,茯苓20g,甘草6g,白术12g,清半夏10g,陈皮6g,泽兰15g。7剂,水煎服。
11月30日二诊,11月24日行经,量多,前3天大片内膜脱落,今日将净,痛经稍缓。性激素六项检查基本正常。经期便溏,疲乏,自汗。手心汗多湿冷。舌淡胖,脉细。
处方: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川断15g,山萸肉20g,仙鹤草30g,炒白芍12g,生地12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煅龙牡各30g。7剂,水煎服。
12月7日三诊,疲乏感减轻,汗出减少。大便正常。舌胖大淡苔白,脉滑。正值排卵期,未避孕。
处方:11月30日方去清半夏,加橘核15g,荔枝核15g。7剂,水煎服。
12月14日四诊,排卵试纸检测,12月11日排卵,12月9日 - 11日同房。夜睡时口干。怕冷,余无不适。舌淡红苔有剥脱。脉滑。
处方:木香3g,砂仁6g,陈皮10g,白术12g,甘草6g,茯苓15g,沙参20g,玉竹15g,焦三仙各12g,酸枣仁20g,鸡内金20g,山药20g,菟丝子20g,莲子20g,芡实20g,煅龙牡各30g,黄连2g。10剂,水煎服。
12月25日五诊,12月24日化验:HCG 28.62mIU/ml,孕酮22.71pg/ml,E₂ 403.06pg/ml,已孕。
次年1月1日六诊,12月30日HCG 558mIU/ml。次年1月12日B超提示宫内孕。
按语:患者结婚7年,备孕13个月未孕,配偶精液正常,诊断为原发性不孕。其平素怕冷、痛经有血块,属寒凝血瘀型,王玉英教授以少腹逐瘀汤加味,因患者脾虚、月经将至,又配合六君子汤、泽兰。二诊滋补肾阴配合健脾,三诊促排卵调整用药,四诊用药平和健脾补肾。五诊等证实已宫内孕。
郑重申明:因个人体质与病情有别,本案方药及剂量仅适用于该患者当时病情。未经中医辨证,勿照搬处方剂量。若有需求,请赴正规医院就医。
04 王玉英教授暖心提醒
当下,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改变、生育年龄推迟等,让不少不到40岁的女性就面临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功能衰竭,出现“闭经”或提前进入围绝经期,“卵巢早衰”现象愈发常见。
王玉英教授提醒,盛夏时很多女孩爱吹空调吃冷饮,寒凉易伤阳气;熬夜也会导致阴阳俱虚、交接失常。长此以往,“早衰”风险大增。不过,中医在预防和调理卵巢早衰上有一定优势,中药虽非激素,但能增强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恢复和改善其功能。
05 专家简介
王玉英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四(全天)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妇幼名医,北京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玉英北京三名(名医名师名家)工作室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2022年首都中医药“杏林耕耘50年”榜样人物;北京卫视《养生堂》嘉宾。
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深得父亲(鞍山市名老中医王辅衡)真传:1978年为中国第一届中医硕士研究生,又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刘渡舟、马雨人,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擅长治疗:1.不孕不育、胎停育、习惯性流产等;2.卵巢功能下降;3.月经病(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出血过多等);4.更年期综合症;5.妇科炎症;6.乳腺病;7.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8.失眠;9.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胃癌等肿瘤性疾病;10.咳喘;11.胃肠肝胆病;12.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腰腿痛等);13.痤疮、湿疹、黑斑、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