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中文版刊发与CertiK联合创始人兼CEO顾荣辉的深度对话,系统呈现了他从学术研究走向行业实践的完整路径。
这位清华学霸、耶鲁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全职教授,被福布斯定义为“行业生态开创者”,不仅因为他带领CertiK成为全球最大的Web3安全公司,更因为他身上浓缩着一种罕见的“周期穿越”能力。福布斯以一场对话为切口,总结出这位年轻学者走到今天的三个“通关密码”——天赋与勤奋、专注的方法论、以及“做应该做的事”这一价值观。
在对话中,顾荣辉提到,他的学术起点源于对数学的热爱与坚持。从高中时期的数学竞赛到进入清华选择以数学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再到耶鲁读博期间专注于形式化验证,他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他所主导开发的CertiKOS操作系统,是全球首个通过形式化验证被证明没有漏洞的操作系统内核。这项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被谷歌红队测评为“unbreakable(无懈可击)”,并被国际计算机协会(ACM)评为科研亮点。
这份坚持最终促成了CertiK的诞生。2017年12月,顾荣辉创立公司,将形式化验证从理论研究带入区块链安全应用场景。对话中他坦言,形式化验证当时并不被看好,但正是对技术本身的信仰与理解,让他坚持将这一“非常理论”、“非常数学”的工具转化为现实中的安全基石。
学术经历之外,顾荣辉也在这次对话中分享了他对“专注”的理解与变化。他认为,Web3行业变化迅速,技术几乎每三个月就会出现一次更新,公司、团队、个人都非常容易分心。加之他本人同时承担企业管理、学术研究等多重角色,早期确实面临事务分散、难以聚焦的问题。
面对这种复杂性,顾荣辉逐步形成了“做减法”的管理方法论。他将精力集中在战略前瞻和最核心的问题上,放手非关键领域,让团队具备更多自主决策空间。他认为,适度接受试错、调整管理过细的心态,反而提升了整体效率,也让组织氛围更为轻松。
顾荣辉特别强调,“专注”并不意味着把控一切,而是在分清轻重缓急后,把有限资源投向真正重要的事。在采访中他笑言,虽然事务更多了,但节奏比过去更顺了,“反而比前几年更轻松一些”。
在福布斯的报道中,CertiK的核心价值观“做应该做的事”被反复提及。这一理念,成型于2020年疫情初期。当时,CertiK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公司总部纽约却因疫情严重,被迫转向远程办公。团队成员分布全球,仅美国就遍布30余州。时区错位、疫情政策差异,使管理难度骤增,“找一个全员会议的时间都异常困难”。
作为一家尚缺乏远程管理经验的初创企业,CertiK在当时却迎来了Web3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机遇与挑战并存,团队不得不在疫情压力与管理不确定性中,迅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节奏与协作方式。
顾荣辉回忆称,当时公司尝试了多种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寄送摄像头与办公设备、组织线上瑜伽课等,维持分布式团队的信任与默契。在他看来,这些看似日常的举措,其实都源自同一个判断标准,在不确定性之中寻找确定性,始终坚持做应该做的事。
这一判断标准也贯穿于CertiK对业务边界的重新定义。随着行业发展,企业客户的安全需求逐步从审计扩展到合规、反洗钱、身份验证等多个方向。面对这些超出传统安审范畴的议题,CertiK内部曾有争论,但最终形成共识:客户真正的需求,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截至目前,CertiK已服务超过5000家企业,发现超18万个安全漏洞,估值达2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公司不仅获得包括红杉、高瓴、顺为、高盛在内的12家顶级基金投资,还入选三星与Ledger的安全名人堂,获得苹果六次安全致谢,并守护包括小红书、蚂蚁金服、携程、美团在内的Web2企业。
在采访尾声,福布斯记录下这样一个画面:身着浅灰西装的顾荣辉,面对镜头娓娓道来,仍像当年专注于形式化验证时那样沉稳而专注。他并不急于定义终点。正如福布斯文章所言,对于顾荣辉和CertiK来说,通向未来的路仍在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