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工行平湖支行锚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地方科创企业发展需求,以专业架构、创新产品、精准服务为抓手,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科创土壤,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实践中展现大行担当。
建强“桥头堡”,筑牢科创服务组织根基
服务科创企业,需要体系化的组织支撑。工行平湖支行将科技金融置于战略优先位置,通过搭建专营平台、组建专业团队,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保障。
在机构设置上,该行在平湖开发区设立科创专营支行,以“专营化运营、专业化服务”为核心,整合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确保金融供给与科创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这一专营模式打破了传统业务条线的壁垒,实现了从客户对接、需求分析到方案制定的“一站式”响应,让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能及时获得适配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支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53亿元,服务科创企业近260户;开发区科创专营支行同期科创贷款余额4.7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亿元,为当地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
打造“工具箱”,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瓶颈
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难题,传统信贷评价体系难以匹配其发展特点。该行跳出“抵押物依赖”的传统思维,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为科创企业打通融资“堵点”。
以平湖广陈镇的一家塑料制品制造企业为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不久前新签大额销售合同后,因缺乏足值抵押物和有效担保陷入原料采购资金周转困境。该行客户经理走访时捕捉到企业拥有多项专利的关键信息,迅速匹配“嘉科e贷”产品,短时间内便发放200万元贷款纾困。这种“以技术价值定信贷”的服务逻辑,正是该行产品创新的落地体现。近年来,依托“嘉科e贷”等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及科创企业评级授信模型,该行将技术实力、研发投入、专利价值等纳入评估维度,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同时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态化办理,通过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系统的应用,让“知产”真正变“资产”,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路径。
画好“路线图”,精准服务区域产业集群
不同区域的科创企业有着差异化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服务科技金融需“量体裁衣”。工行平湖支行聚焦独山乍浦港区、经济开发区等科创企业集中地,绘制产业图谱,以“特色产业贷”为抓手,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在平湖独山港区,产业升级进程中不少科创企业面临研发投入与资金周转的平衡难题。当地一家民营科创企业在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时,因大量资源投入创新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且固定资产已全部抵押,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需求。针对这类“技术攻坚期”企业的共性困境,该行突破传统评估逻辑,将专利积累、行业潜力等创新要素纳入评估体系,在深入分析企业专利成果与研发投入增长趋势后,结合其所在产业升级需求,最终发放200万元纯信用贷款。这笔资金及时填补了研发缺口,保障了关键技术项目的顺利推进。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工行平湖支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精准度与覆盖面,以金融之力护航科技创新,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工行力量。(高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