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由台湾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与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泉州旅游协会、泰华宸美术馆共同承办的 “山海共月·灯影烟火——泉州非遗流光印迹展” ,8月2日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第四展厅开展。展览以泉州千年海丝文化为轴心,呈现22处世界遗产地标与30余项非遗技艺,为台湾民众开启一场穿越宋元东方大港的时空对话。
展厅现场1
福船模型
展厅前言
四大篇章,全景演绎刺桐文脉。
展览通过 “山境·多元共融”“海韵·丝路相牵”“城迹·刺桐烟火”“声景·南曲戏音” 四大主题篇章,深度诠释泉州山海交融的文化基因:山境:惠安石雕《望月抒怀》镌刻哲思,德化白瓷观音凝月生辉,金苍绣龙蟒桌围流光溢彩,永春纸织画《高山流水》雾隐空灵;海韵:水密隔舱福船扬帆再现丝路传奇,蟳埔女簪花围如流动花园,惠安女服饰与闽台同源的东石宫灯共诉血脉亲情;城迹:泉州花灯《圆融福聚》勾勒吉祥图腾,珠绣旗袍《旗遇丹珠》映照刺桐夜色,安溪铁观音茶香氤氲间,《铁观音秘籍》写就茶人匠心;声景:南音洞箫千年古韵绕梁,提线木偶丝弦翻飞演绎悲欢,梨园戏《陈三五娘》绣帕藏尽闽南情话,高甲戏丑角诙谐舞动,打城戏脸谱玄妙生辉。
展厅现场2
陶瓷展品
非遗为桥,深化两岸文化共鸣
本次展览不仅是泉州非遗技艺的集体亮相,更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文化寻根。从蟳埔民俗到闽台共有的宫灯工艺,从南音雅乐到同根同源的戏曲艺术,每一件展品皆成为联结两岸历史记忆的纽带。展览将持续展至2025年9月14日,展览现场台湾观众可近观德化白瓷的温润、感受金苍绣的华贵、聆听南音的千年回响,在声光影戏中唤醒共同的文化基因。
海韵·丝路相牵 展厅现场
展厅工作人员现场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