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医疗马宁主任的患者群里,那天热闹得像过节。
“姐妹们!我官方好孕啦!HCG180 多”
“太巧了!我今天也查到了!”
“加上我正好 5 个!是马主任把好孕气打包送来了吗?”
消息一条接一条跳出来,字里行间都是按捺不住的喜悦。
25岁的栾女士(化名),是这 5 个幸运儿之一,经历引产创伤、两次宫腔粘连手术失败、内膜严重缺失(约40%)、薄如蝉翼(仅0.34cm),却在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专家团队的接力守护下,一次移植成功,目前安心保胎中。我们一起来看。
一场引产
把“孕育土壤”变成了荒漠
2023 年初的春天,本该是栾女士期待新生命的日子,孕 24 周的产检却给了她晴天霹雳:“胎儿复杂先心病”。忍痛做完引产手术后,身体的变化悄悄袭来:
月经量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痛经却一次比一次厉害。当地医院的超声单上写着“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医生说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粘连。
栾女士后来才知道,宫腔粘连大多是内膜受伤后“粘”在了一起 —— 引产、刮宫这些宫腔操作,都可能让娇嫩的内膜“破相”。“要是早知道引产对内膜伤害这么大,术后我肯定早点调理,不至于拖成这样。”她后来总跟其他姐妹念叨。
2023 年底,她在太原做了第一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医生放了防粘连球囊。可复查时,B 超医生叹了口气:“粘连又长上了。”第二次手术复查通过后,心里那点盼头刚冒出来,又怕再次落空。和家人商量后,她决定试试试管婴儿,哪怕难一点,也要抓住当妈妈的希望。
花生转机
获胚8枚,却遇“土壤”危机
2025 年 4 月,经朋友推荐,栾女士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找到了 IVF 专家韩红敬主任。
韩红敬主任长期专注于生殖医学临床工作和持续钻研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助孕诊治方案,对试管各环节治疗和操作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临床体会。
韩主任的诊疗特别细致,促排方案调整得恰到好处,栾女士顺顺利利取到了 8 枚胚胎。拿到胚胎报告那天,她激动得给家人发消息:“有 8 枚‘种子’啦!”可还没等高兴劲儿过去,移植前的三维超声检查就给了她当头一棒:宫腔粘连又回来了。
面对复发的宫腔粘连,花生医疗团队迅速启动了多学科协作。在韩红敬主任建议下,栾女士见诊了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宫腔镜诊疗领衔专家——马宁教授。
马宁主任是“中国宫腔镜之母”夏恩兰教授关门弟子,擅长运用妇科内镜技术治疗妇科疾病,尤其精于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宫腔内病变,因为操作手法轻、柔、快,被誉为“最温柔的腔镜医生”。
很快,马宁教授亲自为栾女士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和粘连分离术(TCRA)。手术中,宫腔镜下的景象印证了之前的担忧:
宫腔粘连范围广泛,内膜缺失面积达到了约40%,这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宫腔表面失去了孕育生命所必需的内膜组织,就像一片亟待修复的“荒漠”。
马宁教授经验丰富,操作极其精细。手术时,马宁教授用的是低温等离子电刀,听说这技术的作用范围只有头发丝那么细(100 微米)。栾女士后来总说:“马教授手特别稳,全程都很专注,复查时她跟我说‘好内膜一点没多伤’,我当时就觉得,找对人了。”
中西医“组合拳”
给薄土“施肥”,更要长好根
粘连分开了,但“土壤修复”才刚刚开始。马宁教授把栾女士交给了团队里的王春梅主任,专门负责术后调理。王主任结合栾女士内膜损伤严重、基底薄弱的实际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调理方案。
“小王主任特别细心,每天吃什么药、怎么吃,都写在本子上给我。”栾女士记得清清楚楚,“她不光开了促进内膜生长的西药,还加了中药调理气血,说‘咱们不光要内膜长厚,更要血流好,这样胚胎才有营养’。”就像给贫瘠的土地松土、施肥,既要长庄稼,更要养根。
一个月后复查宫腔镜,连医生都有点惊喜:宫腔形态基本恢复了,之前的创面被新生的内膜盖住了!栾女士自己也感觉到了变化:月经量明显多了,颜色也从之前的暗褐色变成了鲜红色。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三维超声显示,她的单层内膜厚度只有 0.34cm—— 这比大家常说的“理想着床厚度”(0.7-0.8cm)差了一大截。“土壤”是修复了,但还是太“薄”了,能种“种子”吗?
是等待下一个周期,继续调理增厚内膜?还是抓住当前宫腔形态最佳、粘连解除彻底的时机,尝试移植?
关键决策
0.34cm 薄型内膜,移不移?
韩红敬主任、马宁教授、王春梅主任与栾女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专家团队综合评估了她的情况:宫腔形态已恢复至最佳状态、粘连解除彻底、内膜血流信号尚可、胚胎质量优质(有8枚储备)、栾女士本人移植意愿强烈且心理状态稳定。
经过严谨的利弊分析,并充分告知了在薄内膜条件下移植可能面临的风险(如着床率相对低、早期流产风险略高等)后,团队尊重栾女士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选择。
“韩主任跟我说,‘虽然内膜薄是挑战,但你的宫腔环境现在是术后最好的时候,胚胎质量也好,如果你有决心,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保。’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栾女士回忆道。
2025 年 6 月中旬,一枚优质的 D5 天囊胚,被小心翼翼地移植进她的宫腔。等待的 7 天像 7 个月那么长,直到 HCG 报告单上跳出“180.169mIU/ml”的数字,她握着单子的手止不住发抖 —— 这次,真的好孕了!
如今,栾女士已经安全度过孕早期,每次去花生的保胎门诊,医生都会笑着跟她说:“宝宝长得很稳,继续加油。”
栾女士好孕感言:
我觉得在北京五洲妇儿医院特别幸运,马宁教授帮我修复好了“房子”(宫腔),韩红敬主任帮我种下了“种子”(胚胎)还守护它长大,王春梅主任帮我精心打理“房子”的环境。她们配合得特别好,少了哪一个环节,可能都没有我今天的好消息。专业和温度,这里都有。
*为保护患者个人隐私,治疗具体进程、时间线以及人名等涉及到隐私部分均已做过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