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过“紧日子”不是被动节流,而是主动作为的智慧。从精简会议流程到优化公务支出,从严控项目预算到杜绝铺张浪费,每一笔节约的财政资金都能为民生事业注入温度。党员干部一是要把过“紧日子”成为思想自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深刻认识到,过“紧日子”绝非简单的财政节支,更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关键一招。二是要坚定刀刃向内的决心,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提的标准不提,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只有守住“紧日子”的底线,才能为“好日子”的实现积攒坚实底气。
增进福祉过上“好日子”。过“紧日子”的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拿出实招硬招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有安全感,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更有获得感,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唯有将“紧日子”省下的“真金白银”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真实成果,才能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着眼当下“再”发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过“紧日子”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当前,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同时,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过“紧日子”的自觉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持续发力,让“紧日子”的坚守与“好日子”的愿景同频共振,以优良作风护航人民幸福生活。
水利局郑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