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猿辅导联手新华网和中博网,面向全国百余家重点博物馆,推出2025年“博物AI+新知计划”,旨在打造国内首个面向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文博领域协同育人机制”。
什么是“博物AI+新知计划”?即,围绕结构化、真情境、跨学科迁移这三大核心支点,结合文博资源与AI技术,创设的一系列视频课程、作文征集、线下主题展、演讲挑战等实践活动,推动青少年核心素养落地。
该项目起于猿辅导提出的“大概念”教育理念,意在通过结构化学习、真情境学习、跨学科迁移的教育模式,培养青少年“如何学、如何用”的底层能力。
以博物馆这一文化场景为例,琳琅满目的文物,实际上天然具备时间与逻辑的结构联系。通过引导,让学生在文物之间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帮助其打破碎片化认知,形成系统理解,形成结构化学习;利用博物馆场景激发学习动机,一枚古钱币,一件古乐器
都可能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深度连接,此为真情境学习;跨学科迁移则依托每件展品背后的历史背景、科学原理与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与表达中完成知识迁移,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思维力和沟通力。
其中,“我眼中的国宝”作文征集活动,将联动全国博物馆资源,结合猿辅导内容定制征文主题,通过自研的“AI作文通”辅助学生提升提炼、建构、表达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结构化表达。
“博物馆线下素养主题展”将基于自研大模型与课程体系设计互动环节,在真实情境中将文物知识转化为亲子共学任务,继而推动素养教育向家庭场景延伸。
“小小讲解员”跨学科演讲挑战则通过AI辅助与任务模拟等方式,提升学生人文表达、逻辑思维、艺术审美等能力,形成“从输入到输出”的教学闭环。
谈及未来的规划,猿辅导素养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联合全国百余座博物馆,依托素养课程体系、AI技术与文博资源,推动素养教育走出校园、融入家庭,助力社会形成关注素养教育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