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摘掉眼镜,也想摘掉这几年心头的隐忧。”33岁的许先生,终于在今年实现了这个愿望。他是一位在视觉上“负重前行”多年的年轻人。
五年前,他因“双眼圆锥角膜”,当时在北京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双眼角膜交联手术,病情得以稳定,术后依靠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可达0.8,日常生活基本能应对。然而,心中始终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愿望——希望彻底摆脱对眼镜的依赖,拥有清晰、自由的视界。
24年8月 宁波爱尔引入美国Avedro角膜交联仪
徐蕾主任做角膜交联手术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角膜扩张性疾病,角膜逐渐变薄、变形,导致视力下降、散光加重,严重者甚至需角膜移植。许先生在确诊时,角膜厚度仅为438μm,已接近安全边缘。他坦言,交联手术稳定了病情,但“能否摘镜”依旧是个悬而未决的问号。
今年他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向屈光手术科主任徐蕾寻求帮助和评估。通过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UBM等多项术前检查,徐主任判断其角膜厚度、结构稳定,五年内无进展,具备良好的手术指征,是TICL植入的理想选择。
“我有点怕,万一术后看不清怎么办?”面对未知,许先生难免犹豫。“放心,这个手术不削角膜、不破坏角膜结构。我们为你定制的TICL参数,是多次计算后的精准选择。”徐蕾主任详细解释道。许先生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这算是我第二次给眼睛动手术,也许也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启。”
许先生在屈光术前检查中,显示右眼近视650度、散光250度,左眼近视575度、散光150度,双眼裸眼视力仅为0.04。经过精密测量和定制后,徐蕾主任为其顺利完成了双眼TICL植入术。术后当天他就感受到视觉明显改善,经过一周复查时,双眼视力稳定提升至1.0,视觉清晰度与舒适度均达到预期。“手术完第二天醒来,我第一反应是:‘这世界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亮?’”他忍不住笑着回忆。
术后一个月复查显示,TICL晶体定位良好,无旋转,无前房反应,角膜结构稳定,视力维持在1.0,无任何不适。对许先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矫正,更是一场信心重建。他终于
可以摘下眼镜,不再担心镜片起雾,不再在骑车时模糊看不清红绿灯……
徐蕾主任指出,圆锥角膜并不等于不能摘镜,关键在于病情是否稳定、角膜厚度是否允许、是否存在高度近视和散光等合并问题。TICL手术不削角膜、不改变角膜结构,是目前针对这类患者最安全、最可控的屈光手术之一。通过个体化评估、定制化设计和精细化操作,许多曾被传统手术拒之门外的患者,如今也能找到通往清晰的路径。
许先生的经历,是众多圆锥角膜患者摘镜路上的一个缩影。曾经的他,被困在模糊与框架眼镜后,如今则以更加清晰自信的姿态重新面对生活。他说:“我知道我不再只是一个‘病人’,我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自由清晰的视界。”对他而言,五年前是治疗的开始,而今年,则是生活重启的新篇章。
每一位圆锥角膜患者,都值得一次专业评估和重拾希望的机会。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始终致力于为更多“特殊屈光患者”打造定制化、可持续的摘镜方案,用科技的力量托举他们走向清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