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胃镜是筛查胃癌比较有效的手段。相比之下,其他检查方法如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血清学检测和胃肠道彩色B超等都无法替代胃镜的作用。
然而,提到胃镜检查,许多人会感到眉头紧锁。因为进行胃镜检查需要将一根管子从口腔插入胃中,这就像古人表演“吞剑”特技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此外,这项检查会带来不适感,导致许多人对插管胃镜“谈镜色变”,甚至有人在到达内镜室门口时因为紧张而临阵脱逃。因此,胃镜检查的普及率仍然较低。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筛查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如果你还以为做插管胃镜忍一忍就能过去,那你就落伍啦!现在有了麻醉胃镜、大圣磁控胶囊内镜等舒适化检查选项,让胃镜检查变得更加轻松舒适,不再需要忍受传统插管胃镜的不适感。
什么是磁控胶囊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是一种新型、胃部检查技术,受检者只需像吃药一样吞服一颗小胶囊,即可完成全胃检查,无需插管或麻醉。
对于那些无法接受插管或麻醉的人群,或者是没有条件接受插管的人群,磁控胶囊胃镜解决了这部分人群的难题。只要排除相关禁忌症,8岁以上人群都可以进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
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前不需要进行插管胃镜所需的心电图、血常规等检前项目,只需提前一天清淡饮食即可。
磁控胶囊胃镜的优点在于它无需插管和麻醉,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患者只需随水口服磁控胶囊胃镜,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配合,即可完成胃部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仅需10~15分钟。
口服磁控胶囊胃镜不仅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了舒适的胃镜检查,还进一步避免了消化科比较关注的交叉感染问题。
常规插管胃镜需要进行繁琐严格的消杀工序,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负担;而对于患者来说,使用重复使用的管子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担忧。
而磁控胶囊胃镜采用一人一胶囊的迷你胃镜设计,胶囊采用等水密度设计和医用高分子材料,易于吞服,也更容易排出。患者吞服胶囊后,检查结束1-3天内,胶囊即可随粪便排出,整个过程安全卫生,同时也免除了医务人员的后续消杀步骤。
早在2013年,磁控胶囊胃镜就通过严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检验,正式进入了市场。《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中也明确指出,“磁控胶囊胃镜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无需插管和麻醉,有望成为替代传统胃镜的有力诊断工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圣磁控胶囊胃镜作为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核发“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领先品牌,其在准确性方面已经得到了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研究的证实。试验结果显示,大圣磁控胶囊胃镜与电子胃镜的整体高度一致。
磁控胶囊胃镜的适应人群
适应证:
(1)无法耐受或接受传统胃镜(包括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或存在传统胃镜检查高风险的人群。
(2)需要进行健康管理(体格检查)的人群,用于胃部检查。
(3)初步筛查胃癌(包括浅表性肿瘤等)。
(4)检查和随访胃部病变,如胃溃疡、胃息肉、胃底静脉曲张、糜烂性或萎缩性胃炎等。
(5)评估和监测药物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
(6)无接触式(包括远程操控)内镜检查。
相对适应证: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
(2)食管静脉曲张和巴雷特食管。
(3)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息肉。
(4)胃部分切除和内镜微创治疗术后复查和随访。
(5)如果胃部检查后能完成小肠检查,适应症与小肠胶囊内镜相同。
中山华都胃肠医院温馨提醒:
胃癌的发病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对于那些属于胃癌高危人群的人来说,更应加强对自身的健康管理,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减少胃癌给我们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