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美锦氢能董事长姚锦丽、福能精工集团董事长安敬、国能互通网络科技董事长温琳一行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二院”)走访交流。航天科工二院产业部副部长逯祎、某研究院院长徐文斌、航天长峰科威运营总监龚爱萍等领导出席接待,各方围绕氢能技术转化、红外光电、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及煤矿智能化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共识。
姚锦丽一行首先参观了航天科工二院院史馆及航天长峰科威实验室,深入了解了二院六十余年发展历程及其在国防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对二院在空天防御技术领域的成就表示高度钦佩,并充分肯定了航天长峰科威在红外光电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座谈会上,航天团队系统介绍了二院“云制造”平台及军民融合技术的应用实践,强调航天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合作理念。姚锦丽董事长结合美锦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提出联合打造“航天级氢燃料实验室”的倡议,重点突破高密度储氢材料与超低温液氢储运技术,并依托航天二院轻量化材料研发优势,开发航天动力系统专用液氢方案,推动氢能源在航天动力及民用场景的广泛应用,实现航天技术与绿氢场景的闭环创新。
温琳董事长围绕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整合国能互通能源数字化经验与二院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共同构建覆盖煤矿生产、运输全流程的智能化数据平台。他表示,双方应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与创新优势,在能源数据实时共享、精准分析等领域深化合作,为煤矿无人开采和智能化运输提供技术支撑。安敬董事长则聚焦红外光电技术转化与精密制造升级,提出将航天长峰科威在军工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能力与福能精工在精密加工、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化经验深度融合。将航天级红外探测技术向能源行业安全监测转化的同时,探索航天特种材料在能源装备精密制造中的应用,通过集成智能生产线优化与增材制造技术,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及安全生产能力。
会谈中,各方一致认为,航天科工二院与三方企业在氢能全产业链、红外光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及能源数字化平台建设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通过整合航天二院的技术力优势与企业的生产力资源,以创造力推动氢能储运、红外探测等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智能制造升级;同时依托科技支撑力构建智慧能源数据平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此次合作作为航天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标杆实践,后续将落地“总体合作框架+示范应用平台”双轮驱动机制,通过技术协同与产业联动,强化中国高端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引领力,为国家“双碳”战略与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此次交流合作恰逢中国航天事业的高光时刻——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17时1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为期6个月的空间站任务。与会嘉宾通过实时画面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姚锦丽董事长感慨道:“航天精神与产业创新的结合,正是‘中国航天日’的最佳注解。” 未来,各方将依托航天科工二院的科研实力与企业的场景化应用能力,共同探索技术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为社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