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门诊大厅里,李女士带着12岁的儿子小贺(化名),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小贺身高仅135厘米,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让李女士忧心忡忡,四处求医无果后,抱着希望来到厦门湖里儿研中西医结合诊所求诊。
医生问诊发现,小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经常腹胀腹痛,睡眠质量也不佳,夜间容易惊醒,还伴有盗汗的症状。经过检查诊断,小贺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营养吸收不足,加之肾气亏虚,骨骼失于滋养,从而生长迟缓。
针对小贺的情况,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调理方案。采用中药调理搭配物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除了中药内服,医生还建议配合中医外治疗法,如穴位治疗,经络疏通等。此外,嘱咐小贺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等纵向运动,以刺激骨骼生长,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
经过一个月的综合调理,小贺的身体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的食欲明显改善,腹胀腹痛的症状消失了,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三个月后,小贺的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盗汗现象基本消失。更令人欣喜的是,小贺的身高增长了5厘米,让李女士欣喜不已。
中医认为,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化髓,髓藏于骨腔之中,滋养骨骼,促进生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将食物转化为充足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为生长发育提供能量。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保证气血运行通畅,使各脏腑功能协调,同时肝主筋,筋的舒展收缩影响着肢体的活动和生长。若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矮小症。此外,中医还强调 “先天不足,后天可补”,即使孩子先天肾气较弱,通过后天合理的调理,也能改善生长发育状况。
厦门湖里儿研中西医结合诊所提醒,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旦发现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应及时干预。如果在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错过最佳干预时机,等骨骺线闭合后,再进行调理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了。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定期记录生长数据,当发现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或年生长速率低于 5 厘米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医调理矮小症,不仅仅是关注身高的增长,更是从整体出发,调理孩子的身体机能,改善体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们看到,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干预,每个 “小土豆” 都有机会长成 “参天大树”,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