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钱塘江源头的清凉峰高山茶园云雾缭绕,迎来一年一度的开采盛事。4月采茶季,50余名采茶工穿梭于海拔七八百米的茶树间,指尖翻飞间,嫩绿茶芽落入竹篓,日均鲜叶产量达380斤。这片曾荒废40年的茶山,因杭州市第十七帮扶集团成员单位杭州市南昌商会“联乡结村”帮扶机制重焕生机。
荒山蝶变:“共富工坊”激活乡村经济
“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茶农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茶园蜕变带来的民生红利。2023年,杭州市南昌商会与清凉峰镇合作启动“联乡结村”项目,投入巨资流转553亩荒山茶园,修路引水、引智引技,让“荒山”变“茶海”。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以“自在堂”为名,通过“共富工坊”模式,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8万元,吸引200余名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杭州市南昌商会会长、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平表示:“我们以生态种植和科学管理为基石,让茶园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
匠心制茶:品质铸就“国字号”荣誉
采摘只是起点,制茶工艺才是品质的核心。公司引进先进设备,从发酵、揉捻到分类,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并邀请行业炒茶大师全程指导。2024年,清凉峰高山红茶凭借“琥珀凝脂、蜜韵天成”的特质,从136份茶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红茶品类唯一馆藏珍品,茶多酚含量达9.7%,远超国家标准。
文化赋能:从“金叶子”到“文化名片”
公司与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名推出限量版“共富茶”,将生态价值与共富理念融入每一片茶叶。首批600斤干茶上市后迅速售罄,800斤预订订单接踵而至。此外,公司联合博物馆专家挖掘“清凉峰茶史”,开发茶旅研学路线,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乐趣,感受千年茶文化底蕴。
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品牌升级
“生态是我们的底色,科技是我们的翅膀。”张建平介绍,企业联合浙江大学茶学系研发茶树基因优化技术,让老茶树焕发新生;联合博物馆专家挖掘千年茶史,为品牌注入文化内涵。从生态守护到非遗传承,从智慧茶园到茶旅研学,三产融合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从昔日无人踏足的荒芜山岭,到如今声名远播的“绿色金矿”,清凉峰茶园的蜕变之路,既是自然恩赐与人类匠心的交响乐章,更是政企协作、多方共襄盛举的生动写照。当现代科技为古老制茶技艺注入新活力,当共同富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产业发展脉络,每一片茶叶都化作开启生态财富宝库的密钥。在这片云雾缭绕的生态茶海中,乡村振兴的密码正被层层破译,"以茶兴业、以茶富民"的壮美画卷正蓬勃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