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从课程标准的修订,到高考命题方向的调整,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语文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这一纲领性文件将语文教育提升到"立德树人"的核心位置。
当下的语文考试,早已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它以惊人的广度横跨古今——从《论语》的处世智慧到人工智能的伦理思考;以惊人的深度贯通文理——从《红楼梦》人物特点到的文本阅读直接选用航天科技材料,高考语文教育需突破“知识积累”的局限,转向思维品质、文化理解与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字表达、文化底蕴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成绩的权重与区分度显著提升,真正成为“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学科标杆。
从高考竞争的残酷现实来看,更是 “分分必争”。每年高考,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名考生总分相同。而依据高考投档规则,语文成绩高,在高考录取中便能“抢占”一定“先机”。在平行志愿投档时,若遇到总分相同的考生,会按单科顺序及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排队。本科批次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选考三科总成绩。这清晰地表明,学好语文对于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极为关键,“得语文者得天下”并非虚言。
距离2025年高考仅剩50余天,不少同学和家长在一模结束后,看到语文学习的难点和现状,陷入了“语文提升难"的误区,有人盲目刷题收效甚微,有人摆烂语文转攻其他学科。但其实只要跟对老师、用对了方法,在高考前的最后几十天,语文依然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王丹宁老师作为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北京高考语文研究与辅导专家、“丹宁语文教学法”创始人,凭借十几年如一日的深耕教学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助力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素养的方法体系。每年高考结束后,王老师的手机总会被学生们的感谢短信“刷屏”。这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众多佼佼者成功迈入清华、北大等 985名校的大门。他们无一不庆幸自己能在高考前结识王老师,正是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实现质的飞跃,圆了名校梦想。
一名考生在去年高考后给丹宁老师发来信息,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他说自己原本语文学的不好,150 分的卷子只能考90分左右,听了丹宁老师的作文课后,他的作文成绩平均提高了8分,好几次得了班上作文最高分,从此他喜欢上了语文,成绩也进步很快,多次语文考了120分以上。最终这名考生高考语文获得117分,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一名天津的考生说,多亏学了丹宁老师的课,学会了审题立意,考场作文写得得心应手,语文考了124的高分。
一位考生说,丹宁老师的课不仅让他提高了成绩,还给他带来信心和动力,让他觉得手上有了应战的武器,因此考试时从未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他最感激老师的地方。
既能学到写作技巧,又能增强备考信心,最后五十天实现语文逆风翻盘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4月19日上午9点,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北京广播电视台荣誉名牌栏目《教育面对面》与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将联合举办《2025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汇编手册》首发仪式暨“洞悉一模数据,巧报高考志愿”大型公益讲座。讲座现场,北京高考语文研究与辅导老师王丹宁,将讲解语文学科高考趋势,分享语文作答思路和备考技巧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执行院长曾勇志,将为考生和家长解析一模关键数据;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升学规划中心校长何艳丽,将指导大家依据一模成绩定位高考目标,提供升学规划建议。
现场还将独家首发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中心《教育面对面》栏目的王牌备考资料《2025北京高招咨询汇编手册》。《2025高招汇编手册》由《教育面对面》栏目精心制作,该手册已经连续汇编20年,汇集了近百所高校招生信息,各校办学特色、在京招生安排、往年录取数据、报考限制要求、咨询联系方式……一册在手,信息尽握。
关注微信公众号“精华学校”,在对话框回复“高考”,即可预约。
到场领取《2025年高招汇编手册》,现场还将有升学规划咨询师面对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