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岷山环能”或“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正书写着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在国家政策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岷山环能的资本化进程迎来关键节点。公司北交所IPO已于2023年12月8日获受理,于2024年1月8日进入问询阶段,并将于2025年4月11日正式上会审议。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集原生资源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新材料制造为一体的资源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岷山环能凭借二十余载的深耕细作,已成为行业内技术成熟的循环经济生态企业。这一成就的取得,既源于其持续强化的技术实力,也得益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巩固的行业地位。
据了解,岷山环能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资质认证。公司不仅是工信部认定的首批符合《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20版)的八家铅冶炼企业之一,更相继斩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绿色环保引领企业”等荣誉称号。这些资质的背后,体现着企业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通过持续创新清洁生产技术,公司在创造节能环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实力与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持续投入,为岷山环能构筑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构建起由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稀贵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组成的研发平台矩阵。更具战略眼光的是,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河南大学等建立良好交流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这种开放协同的创新模式已结出丰硕成果,据招股书显示,岷山环能已累计取得57项专利技术,参与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此外,公司还正在以牵头单位或主要参与单位的身份承担实施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2项。
在众多技术创新成果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三连炉技术。这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通过三大创新突破行业瓶颈:首先采用液态渣直接还原工艺,充分利用上游熔渣的潜热;其次运用电补热技术,有效减轻了煤炭燃烧带来的烟尘率和烟气携带热量较高问题;更创新性地以粉煤为发热源和还原剂,从炉的底侧部供入,提高反应速度和还原剂的利用效率。正是这些突破性创新,使得该技术于2016年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现已成为国内铅冶炼主导工艺之一。这一革命性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岷山环能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岷山环能历来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配套了铅高效电解精炼提纯、锌高效湿法冶炼、金银等稀贵金属高效提纯、纯氧燃烧强化冰铜回收、烟气净化与硫酸精制等综合回收系统,回收自产及外购的阳极泥、除铜渣、二氧化硫等危废固废;配套了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直接回收用于发电;配套了废水净化循环回收系统将废水净化,供生产再使用;公司还建立了自主开发的废旧铅蓄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储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公司已形成较强的资源循环回收再利用生态优势。
除此之外,岷山环能还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技术为核心,配套多金属综合利用及提纯技术,实现对铅、锌、金、银、铜、铋、锑、硫等富含元素综合回收利用,产品包括铅锭、银锭、锌锭、非标金锭、铜产品、合金铅、其他合金以及工业硫酸、精制酸、电子酸等多种金属产品及材料,多金属综合利用优势有利于公司分散风险,有效应对单一产品供需及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二十余年栉风沐雨,岷山环能用创新书写转型,以绿色诠释担当。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前瞻的产业布局与完善的资源循环体系,岷山环能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转型升级中树立了标杆。未来,随着北交所IPO进程推进,公司有望以资本为纽带加速创新突破,持续深化循环经济生态建设,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