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物重影、眼皮耷拉不一
两个眼珠上下不一,面向右转……
近日,为解决斜视困扰,61岁的吴先生从云南特地赶至厦门眼科中心,找到了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斜视与小儿眼病专家赵堪兴教授,经妥善治疗后,吴先生的眼位及头位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八年眼疾困扰 病情复杂多变
吴先生年轻时以英俊潇洒著称,尤其是一双明亮的眼睛更是引人注目。然而,从8年前开始他的双眼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眼皮耷拉,眼袋浮肿,一双眼睛不仅无神显老,看东西还会重影。
2017年,吴先生因视物重影及双眼上睑下垂,伴吞咽、咀嚼困难、构音障碍等症状就诊于云南当地医院,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过治疗,其视物重影等症状消失,双眼上睑下垂好转。然而,随着药量减少,吴先生的双眼上睑下垂反复发作。
2022年,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吴先生前往上海就医。经排查各种神经性疾病及线粒体肌病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吴先生先后进行了左眼眼睑矫形手术及双眼眼袋手术。
好景不长,2024年夏天,吴先生发现自己的眼睛不仅再次出现重影,眼珠还发生了偏斜。为治疗斜视,吴先生多方打听,最终特地从云南赶至厦门,寻求赵堪兴教授的帮助。
名医精准治疗 眼位顺利回正
详细询问并了解完既往病史及就诊史后,赵堪兴教授为吴先生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吴先生双眼向外向上偏斜明显,右眼遮盖上五分之四瞳孔、下睑外翻,左眼遮盖上二分之一瞳孔,双眼闭合不全且巩膜及结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暴露。根据其眼部情况,赵堪兴教授安排吴先生进行了相关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吴先生的双眼眼球向多方向转动受限,立体视觉功能缺失,且有面向右转的代偿头位,初步怀疑麻痹性斜视或限制性斜视,但诱发斜视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
一般来说,成人斜视除部分由婴幼儿期延续而来外,大多由后天发生神经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眼外伤、颅内或眶内的炎症、肿瘤、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
赵堪兴教授表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疾病的治疗应围绕具体病因再提供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治疗,但吴先生的病因并不明确,眼部病情复杂合并有上睑下垂、弱视等多种眼病,另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手术难度大,且即便进行手术,术后效果也无法确定,建议吴先生谨慎考虑是否要进行斜视手术。
听完赵堪兴教授的解释,吴先生很坚定地表达了想进行斜视手术的决心。尊重患者的意愿,赵堪兴教授为吴先生安排了手术时间。经系列详细的术前检查后,赵堪兴教授带领团队根据吴先生的病情初步制定了手术方案。
“得先排查是麻痹性斜视还是限制性斜视,不同的斜视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方案。”通过术中牵拉实验,赵堪兴教授发现,吴先生的右眼上斜肌阻力明显,确诊其患有双眼限制性斜视,并最终确定了右眼上直肌后徙+左眼下直肌后徙+外直肌后徙的手术方案。
在赵堪兴教授的主刀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结果显示,吴先生的眼位回正,面向右转的代偿头位也得到明显改善。看着恢复正常的眼位,吴先生满意得连连对赵堪兴教授及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场从云南到厦门的求医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问:限制性斜视是什么?
制性斜视是一种由于眼外肌运动受限或机械性阻碍导致的眼球运动障碍,主要原因是眼外肌或周围组织的物理性限制,导致眼球无法自由转动。此类斜视的主要特点为眼球运动受限、复视、代偿头位、斜视角度不稳定等,常与眼眶疾病或外伤相关。
问:为什么会引起重影及代偿头位?
伴有视物重影的斜视患者为了减少斜视引起的不适感、消除重影的视觉干扰,会尝试通过调整头部位置来减轻不适,当转动头面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可维持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因此才会出现“代偿头位”的症状。
问:成人斜视是否需要治疗?
斜视不仅影响外观,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对视力和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正常生活及社交,甚至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成人由于有更多的社会活动,对外观的诉求更高,尽早进行斜视治疗,不仅可纠正眼位、改善外观,还可改善重影等症状,提高生活品质;甚至可能重建或恢复双眼立体视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