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荣杰
基层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党和群众之间联系最深最密切的地方,在基层工作最能真切地听到群众的“心跳声”,新时代青年应在最美好、最能够奋斗的年纪前往基层扎根,勇挑重担,将汗水挥洒到基层,为我国的基层发展作出青年贡献,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一抹最亮丽的底色。
基层是新时代青年历练的“熔炉”。古人讲“郡县治,天下安”,历史上很多名人志士如郑板桥等,从政都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当时他与其他县委书记们分享了他当年颇有心得的一句话:“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他说这句话是提醒干部们,“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深刻阐明把基层当作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熔炉的观点。基层就是一个大熔炉,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抛洒自己的汗水和情怀,天天与居民群众打交道,可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基层是新时代青年最好的“磨刀石”。 “身在其位,必谋其职”是青年干部必须守牢的底线,但为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必须要在工作中思考初心,在领悟中践行使命。心中装着百姓、干事围绕百姓、发展为了百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需要、最牵挂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烦心事,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青年时期正是意气风发、狂傲不羁的年纪,身上充满了“棱棱角角”,而基层正是青年最好的“磨刀石”,磨掉这些棱角,才能够使自己进步。基层的磨炼定是艰苦的,但只有高强度的磨炼才能使人成长。基层的磨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勤于“打磨”,就像炼钢一样。
基层是新时代青年必练的“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青年干部来自基层就要扎根基层。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从自己的本职出发,脚踏实地,积极落实工作,只有在基层多“墩墩苗”,在基层的土壤里静下心、沉住气、耐住寂寞练好坚实的基本功,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坦荡,才能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在实干争效中主动担当作为,练就耐得住寂寞的“坐功”,做到真抓实干。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成“大器”。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年轻人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勇担重担、洒汗水在基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梦为马,将心放逐,紧跟随伟大复兴领航人,砥砺前行,勇担使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