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马家寺社区绣花苑小区内,一场以“美丽‘刺头’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群众朗诵活动热烈举行。尽管正值冬季,但来自成都双流区内外的文学创作者、社区居民、学生代表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齐聚一堂,通过分享创作感受、诵读诗歌、文艺表演等形式,共同为绣花苑小区的仙人掌“刺头”的幸福生活和小区的和谐氛围而诵,而歌。
这棵名为“刺头”的仙人掌,自2011年起便与主人王洪木一同定居在绣花苑小区。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区的发展,“刺头”的去留问题一度在小区内引发争议。经过民主协商和投票,小区居民最终决定保留这棵仙人掌,使其成为小区基层治理和民主协商的动人见证。
活动现场,双流区融媒体中心深度报道工作室负责人、高级记者席秦岭分享了《“刺头”搬家记》融媒产品的创作历程。去年11月,该中心记者在开展城乡融合蹲点调研时发现了这棵仙人掌,并经过多次深入采访,在今年8月推出了这篇融合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创研室主任杨献平在朗诵的诗歌《写给双流绣花苑小区的仙人掌》中,用诗咏礼赞了这棵仙人掌及其背后的善治精神。他表示,围绕这棵仙人掌展开的冲突与融合,正是当前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生动案例,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
此外,双流区融媒体中心还为“刺头”的主人、绣花苑小区居民王洪木一家拍摄并制作了全家福照片,并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活动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蔡竞和双流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韩国梁向王洪木一家赠送了这份特别的礼物。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文学创作的魅力,更彰显了社区治理的温度。众多作家和文学创作者以“刺头”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为双流这座城市增添了幸福色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世海表示,从仙人掌身上,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融合,这也正是此次朗诵活动的意义所在。
省直(红星)作协副主席罗薇则认为,“蓉漂”仙人掌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温情而又特别的幸福故事,它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社区治理的温度。她希望通过这样一株仙人掌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家寺社区的魅力,了解双流区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智慧和温度,并期待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活动前,嘉宾们还参观了绣花苑小区的文化墙、一老一小活动空间、党群服务中心等,切实感受了小区治理前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