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自古以来被看做是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颜氏家训》用“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来告诫子孙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丰衣足食。《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这些话语振聋发聩,其中的价值理念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家庭的永恒价值追求。恰逢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要进一步践行“崇俭抑奢、反对浪费”理念,培育优良家风。我国传统家风向来追求俭朴、清廉的生活方式。曾国藩在其家书中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十六字箴言来告诫子孙后代远离奢华,秉持勤俭,为后人所借鉴。在物质条件更为丰富的当下,勤俭节约对于优良家风的传承亦有其深刻影响。勤俭理念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父母通过合理安排家庭开支、注重节约食物和资源的行为可以让孩子明白节俭不仅是经济上的需要,更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不良的消费诱惑。勤俭的优良家风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勤俭不是物质贫乏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现。勤俭家风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人,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践行勤俭理念可以培育优良家风,优良家风亦能涵养勤俭意识。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营造一个崇尚勤俭、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黄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