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我喜欢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选手首次获得金牌的荣耀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尽管2024年9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队获36金9银4铜和8个优胜奖,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中国队的辉煌成绩令人振奋,这也反映了中国在技能领域的不断崛起和强大,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首金的第一人——曾正超。
2024年10月14日我有幸在“南充技师学院”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我与大国工匠面对面。
曾正超1995年12月出生,四川米易县人,他是中冶集团“劳动模范”,中冶工匠、五矿集团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2015年,代表中国队出征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焊接项目冠军,为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比赛中实现零的突破、摘得首枚金牌,被组委会授予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国家最佳选手奖”。2023年6月28日参与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宜宾站的火炬传递任务。
看完学院张贴的介绍曾正超的这张海报,我在想曾正超还这么年轻(那年19岁)就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可见此人非同凡响,一定好好听听他的故事。
第一课主持人,南充技师学院执行院长李兴荣介绍完曾正超及来宾之后,大课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仪式;第二项在国旗下,老师宣誓、学生宣誓;第三项由曾正超作主题演讲。
曾正超演讲的题目是《南征北战 焊枪绘梦》——一名普通青年焊工的蜕变之路。主要内容如下:我叫曾正超,是一名来自中国十九冶集团工业建设分公司的青年焊工。2015年8月11日至16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我代表中国队以焊接项目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金牌,并被世界技能组织评为中国队唯一一个国家最优选手奖。从山里的孩子到世界冠军,这一段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中国十九冶成为了现实。
在南充技师学院的这堂别开生面的大课上,我有幸聆听了曾正超的传奇经历,内心如被巨石投入的湖泊,久久无法平静。
曾正超,这个来自四川米易县的普通农村青年,用他的坚韧与执着,在焊接的世界里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他的故事,宛如一部激昂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奋斗与拼搏的旋律。
回想起他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16 岁的他,怀揣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未来的迷茫,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之路。没有优越的家境,没有高深的学历,但他却有着一颗不屈的心。初入校园,焊接技术的生疏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潜藏的斗志。那一次次被烫伤的伤疤,如同岁月的勋章,见证着他的坚持与付出。
他的师傅周树春的话语,犹如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有差距,才有飞跃”,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支撑着他在孟加拉项目中迎难而上,在实战中磨练技艺,为团队和祖国赢得了自豪。
在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过程中,面对新设备、新挑战,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他战胜了自我,以近乎完美的作品,踏上了飞往巴西圣保罗的征程。在异国的赛场上,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以精湛的技艺和沉稳的心态,为中国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
当他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那一刻,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梦想,更让祖国的荣誉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无数个日夜的积累,是无数次挫折后的奋起。
封闭式训练的日子里,他披星戴月,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疤痕布满了他的手臂,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那一个个第一名的成绩,是他用热血与汗水浇灌出的花朵,绚丽而夺目。
如今,他成为了众多荣誉加身的“突击队员”,用自己的技艺报效企业、报效社会。他的故事,让我明白,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怀梦想,勇于奋斗,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辉煌。
曾正超演讲完毕,南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邱敏作了激情发言,鼓励同学们认真向曾正超老师学习,努力学好基础理论,苦练岗位基本功,早日成为蓝领精英、技能先锋!
当主持人,执行院长李兴荣宣布:请南充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陈劲松为曾正超同志颁发首席行业导师聘书时,全场掌声雷动,将第一课推向了高潮!执行院长李兴荣风趣地说:曾正超老师您现在就是我们学院自己的老师了,一定会为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献智出力,共同致力于大国工匠培养事业!李院长这句话,说出了南充技师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里话。
当学生代表向曾正超老师敬献鲜花时说:您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您就是我们心中的明星!我们佩服您,我们要努力向您学习,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也可以大有作为的!
听完学生代表的这一席话,我明确感到了榜样的力量!曾正超的演讲对同学们触动很大,应该已经触碰到了心灵。
我喜欢这样的第一课,既有爱国主义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人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供祖国选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袁浩 陈雷)